完善法律配套
推动城市“升温”
贵阳地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不属于传统集中供热城市。然而近年来,和许多南方城市一样,贵阳市民集中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贵阳市冬季气候阴冷潮湿,虽然出现持续低温天气的时间不多,但是由于湿度较高,增加了体感的寒冷性。尤其是2008年的雪凝灾害及此后几年陆续出现的严寒低温极端天气,都让贵阳市民对冬季集中供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电炉等传统的取暖方式,在舒适性上已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因此近年来的全省“两会”上,也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启动城市集中供暖。
上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供暖热点问题时亦首次表态:提倡“南方地区”科学地选择适宜的采暖方式,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热方式,解决个性化采暖需求。据了解,虽然多年以来南方城市多以分期式采暖为主,但是也有部分城市开始逐步探索城市“集中供热”。湖北武汉在2006年启动“冬暖夏凉”工程,通过铺设完善的城市热网,让数万户家庭受益;江苏省于2010年颁布的《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住宅区、城镇,应当集中供热。”。此外,同为南方城市的杭州市、合肥市、重庆市也在近年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城市实现了冬季“升温”。
就贵阳市而言,目前在观山湖新区、老城区已相继有部分小区开始实行区域性集中供暖,整体而言运行效果不错,然而也有部分项目在集中供暖推进过程中,在采暖价格制定、费用收取方式等方面业主与供暖单位出现意见分歧。由于贵阳市集中供暖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为维护业主及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亟需政策法规形成配套,这也成为了《贵阳市供热用热管理办法》出台的重要背景所在。
区域集中供暖
市民多投“赞成票”
据专业气象人士介绍,看一个城市是否适合集中供暖,其标准是根据寒冷程度和达标天数来划定的。按照规定,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才适宜城市集中供暖。按这样的标准,贵阳尚达不到城市集中供暖的条件。然而,从专业气象学角度而言,贵阳冬季的气温平均在5-6摄氏度,湿度大于80%,属于典型的“高海拔、高湿寒”地区,通常来说湿度每高10%,体感温度就会降低1度,因此冬季气候湿冷的贵阳,市民感受到的体感温度要比实际温度低得多。正因如此,《贵阳市供热用热管理办法》一经出台,就受到了不少市民的“点赞”。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贵阳的城市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外地人到贵阳就业安家已成为常态,然而无论是来自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的“新贵阳人”,如何适应贵阳的冬季都是一道难迈的“坎”。来自广东的陈良先生现在是大川地产贵阳分公司的营销负责人,来到贵阳已有一年多时间,陈先生觉得贵阳的风土人情和地道美食都让他很喜欢,但美中不足的便是贵阳的冬季气候。陈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南方人来说,贵阳的冬天确实很难熬,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抵抗力差一点的人很容易感冒。如果推行区域集中供热,相信更能够吸引外地人留下来安居乐业。
供暖小区业主感受:
冬天好过多了
11月15日,贵阳市云岩区大型综合社区中天·未来方舟2015年供暖季正式启动。中天·未来方舟作为国家八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在建设之初就全面引入了社区集中供暖的开发理念,并选择与我国节能环保领域规模最大、最具综合竞争力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同时斥巨资引进先进环保科技,采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水源热泵采暖,在资源利用及绿色环保上均领先世界水平。目前未来方舟内前期已入住的4000多户业主已率先体验到温暖如春的冬季高品质家居生活。
日前在位于中天·未来方舟G区的业主李先生家中,记者观察到入户门一侧的温度显示器显示,集中供暖系统启动后,室内温度达到23.3摄氏度,这样的温度之下,业主一家在室内两件单衣就能轻松过冬。李先生告诉记者,此前自己一家居住的传统小区,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空调,用电量大不说,且感觉干燥,取暖舒适度不高。
目前在观山湖新区,也有一些居住社区实现了区域集中供暖。家住金华园小区的张女士于2012年入住。此前虽然收房已有几年,但在市区工作的张女士一直没有到新区装修入住的打算。“2012年,我怀孕了,预产期是10月份,考虑到贵阳寒冷潮湿的冬天不好过,才抓紧时间把金华园的房子装修了出来。”张女士说。入住后,张女士发现,供暖的房子对于家有宝贝的她来说实在太方便了,首先,孩子不用在家也包裹得严严实实,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来说,很有好处,“都说冬天的孩子,翻身会很慢,但是我家宝宝因为没有厚重衣服的制约,运动一点也不慢,而且整个冬天都没有感冒过。”张女士说。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