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进入供暖季,每到这时,南方供暖都会引起热议。随着南方极端天气增多、社会各界对于“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业内人士认为,“南北方供暖之争”已演化为“集中与分散”的供暖模式之争。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北方供暖,南方不供暖,那么现实就是这句歌词描述的样子。事实上,冬季的南方绝不总是艳阳高照,很多地方与北方一样,会大雪纷飞,且因湿度高,冷得更加彻骨。
我国现行的供暖模式是囿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制定了秦岭—淮河分界供暖线。这受限于经济条件而厘定的“供暖线”,其南北之分,不完全是以地理、气候条件为依据,不尽科学。因而,“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其实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是否供暖,得首先尊重科学,因地制宜,而不能以“南北”概论,或强行划出一条线搞一刀切。现在的共识,其实只是恢复常识,尊重科学。
换言之,既有的供暖格局,其实是在经济不够充分发达的条件下,由政府主导,带有计划经济性质的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造成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南方”的整体立场呼吁供暖,也带有一定情绪性:长期以来,北方供暖成为北方特有的公共福利,公共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让“南方”的气候感觉更寒冷。
而在另一方面,北方的集中供暖也并未令所有人都感到实在的公平。报道说:受楼层、楼体质量、管网等因素影响,即使处于同一热网内的住户,取暖效果也往往大不相同——交同样的取暖费但“冷暖各异”,这往往令居民对供热公司产生怨气。这实际上是计划体制、政府主导模式下难以克服的弊病。有人认为,集中供暖就可以经济、节能并兼顾环保。然而,国外的经验表明那即便不是对计划体制的迷恋,也是过于理想化。例如意大利从上世纪60年代的集中供暖,转变为70年代的分散供暖,正是为减轻国家经济负担,实现节能与环保,而且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因此,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南方”还是“北方”,既有的供暖方式,不改进就必然存在着争议。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市场能决定的就该放手让市场去做,政府只做自己该做与能做好的事情。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来验证何种模式更经济;而在节能与环保方面则需要立法与权力部门,制定可行的政策法规,从住房设计、施工等源头环节就开始严格规范、把关,必然事半功倍。简而言之,供暖采取何种模式,宜让市场有更多话语权。 来源: 三湘都市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