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三五”天然气发展规划是将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至10%,实现年消费量4000亿方的目标。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副主委王长华就明确表示:希望“十三五”期间能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天然气价改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于2005年启幕,当时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天然气出厂价统一改为实行政府指导价。
2011年,部分地区试行价格联动,两广试行“市场净回值法”(通常是指将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商品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倒扣商品物流成本如天然气管道运输费后回推确定天然气销售各环节的价格),这一模式在2013年推广到全国非居民用气领域,居民用气则开始逐步推行阶梯气价。
2015年国家发改委又两次推出价改措施,非居民存量气和增量气真正完成并轨,将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放宽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十三五”时期要逐步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其最终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政府只监管自然垄断的管网输配气价格,气源和销售价格两头放开。按上述思路,有关部门初步制定了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
未来的天然气市场是这样的
今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此前有一些讨论,改革会涉及利益的调整,所以存在一些争议,但基本的原则还是明确的,就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天然气价格从“市场净回值法”走向市场化定价方法,政府从过去的制定门站价格走向制定中间管输配送价格。
管网独立将形成
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运输,其管网由多个层级组成,主、支管线相互联通,泛在分布于各区域及各省市之间,管网从业务上既与上游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当前我国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和中游输配环节,高度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手中。其中,中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和管道里程分别占到全国的75.5%和86.5%。在保证国际长约和自己销售利益的情况下,“三桶油”天然不具备开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此外,当前管网管理体制复杂,有很大一部分用气成本都花在了管输费用上。
天然气管网独立是厘清天然气价格机制和落实第三方准入制度的前提,是促进社会资本多元投资和推进油气行业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破解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
天然气目前的价格改革重在完善机制,首先是中游实现管网独立。因为管网不独立,天然气市场化永远做不到。至于是成立一家还是多家独立管网公司,目前还未有定论。
从“市场净回值法”走向市场化定价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省内跨市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和市内短途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实施定期监审,涉及企业财务、天然气购销、管道运输气量和周转量、管道建设情况、管道运输成本等一系列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核定管输费用。将来用户支付的天然气价格就是供求双方交易价格加上管输费。
城市燃气企业配气价格将不断降低
在短期上游气价无法调整的同时,降低非居民用气价格或可选择降低省网运输及城市燃气企业配气价格的方式。
目前,各地的省级天然气管输价格不一,整体在0.15元/立方米至0.5元/立方米之间,且相当一部分省份在0.25元/立方米以上。当前相对于低廉的煤炭、液化石油气、燃料油等替代能源,天然气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企业降本需求大的背景下,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发文,进一步降低省内管网管输费及城市燃气企业配气价格,其他一些省份也在研究完善省级天然气管输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城市燃气企业配气价格等。 来源:中国壁挂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