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供热要闻
 
供热要闻

武汉市计划以多种形式推动集中供暖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6  浏览次数:2408

   集中供暖能否普及e7d4cac126941b5a-e1de4db6b781dd54-5753174d36670880ee27cafac302d722

  楚天都市报:

  这几天雨雪接连而至,气温跌到了0℃线上下,我们在家里都冻得厉害。开空调不仅不节能,费用也比较贵,想请楚天都市报帮忙问一下,集中供暖能否在湖北普及?没有安装供热设施的老旧小区、已建小区,有没有安装供暖设施的时间表?

  武汉市江汉区赵先生

  记者探访

  集中供暖广大市民的渴盼

  昨日,武汉飘起雪花,最低气温-3℃,记者走访了武汉多个小区。

  武昌民主路附近的原湖北省安装公司小区,老年人居多。居民张先生家里没有开空调,他回家也没有脱掉羽绒服,“外面穿多少屋里也要穿多少。”

  在何家垅居住了40多年的迟太婆家,则是开的空调。“以前条件没这么好的时候就生炉子,现在条件好了我就装了空调,在家买了取暖器,暖和多了。”但迟太婆觉得开空调不仅空气干燥,而且费用也贵,一个月光是一台空调就得花去700元左右,还只能制热一个房间。“要是集中供暖的话冬天就好过了!”

  武昌鸿玺公馆的商铺不在供暖的范围之内,经营户艾女士开空调取暖:“我们现在空调不停的话,一个月约500元,一个季度1500元。如果集中取暖,便宜又舒适。”

  用天然气采暖的用户,对集中供暖也有期盼。家住光谷紫崧花园的张女士说,家里虽然装了天然气地暖,但是因为用气量大,很担心冬季天然气限气时无法使用,如果不加控制,一个月的费用会超过1500元,“如果有了集中供暖,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也能节约不少钱。”

  体验供暖

  集中供暖比其他方式实惠

  目前,武汉部分小区实现了集中供暖。武昌热电公司的对外供热制冷网络,已经覆盖了仁和路至公正路一线大约20个小区。集中供暖的效果如何?记者也进行了一番探访。

  在武昌岳家嘴地铁站附近的东湖睿园,住户以中老年人居多,记者走访了解到,他们对供暖效果很满意。去年年底住进来的王太婆表示:“效果非常好,很暖和,我们老人住得很舒服。进屋就不用穿厚外套了。”

  而在正堂山外山小区,由于目前小区内的入住率还不高,暖气的服务率也相对较低。市民赖女士的公司在小区里的一个单元,她的供暖服务使用了20天,收费标准是一个季度2200元,“晚上办公室没人,开暖气太浪费,所以现在都开空调,开一个季度空调的费用还没有暖气费用高。”

  不过,像赖女士这样避开晚上取暖高峰的客户只是少数。对大多数居民来说,集中取暖到底划不划得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武汉供热的缴费方式一般为每平方米每月8.5元,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按3个月供暖时间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在2500元左右。考虑到天然气和电价均实行阶梯制,按照第三档价格粗略推算,使用天然气需要3800到3900元,用电则在4000元以上。

  省内探索

  襄阳已破冰集中供暖

  湖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猫冬”不易,集中供暖的呼声已存在很久。记者了解到,武汉和省内其他城市,都在进行探索。

  正在建设的武汉青山滨江商务区,是武汉首个集中供热供冷示范区。它的范围是:东、西分别以三环线和二环线为界,北邻长江,南至和平大道,规划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在公共建筑和商用建筑相对集中的区域,通过建设一个或多个中心能源站集中制取热水、冷水,同时引入城市热网,通过区域管网输配到各单体建筑,实现用户供暖供冷的需求。依托中心能源站和区域管网,不仅可以利用青山热电厂和武钢废热提供集中供暖,还可提供城区的集中供暖。

  比武汉地理位置更靠北,冬季取暖需求突出的襄阳,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建设。去年10月,襄阳市城区集中供暖(襄城区)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正式开工。今年1月,总装机50万千瓦,总投资23亿元的华电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将用于樊城区的集中供暖。

  今冬,武汉新增了联投时代中心、万达公馆、沙湖明珠、正堂山外山等4小区集中供暖,武汉将有超过35个小区、12家公建项目今冬用上集中供暖。

  部门说法

  计划多种形式推动集中供暖

  记者了解到,由湖北华电武昌热电公司提供的集中供热主要覆盖了武昌地区的30个小区,且供热覆盖范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江北区域热源点不足,热源管网受限无法过江,处于长江以北的汉口、汉阳仍未实现集中供暖。

  推动集中供暖,稳定的热源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了解到,要把集中供暖问题解决好,除了热电联产、利用废热等,还需要多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开发建设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项目,对地热能的开发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去年出台的《湖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在全省范围内划分武汉城市圈、宜荆(州)荆(门)地区、襄十随地区、恩施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四大片区,建成470座地热分布或集中制冷供热站,服务建筑面积约1亿平方米。同时,选择武汉、襄阳、十堰等供暖需求较大的城市作为重点区,建地热区域集中供暖站。

  对地热能的开发,武汉市也在进行积极的尝试,武汉市城建委出台通知,对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公共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推广使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随着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推广,使用这一技术的建筑将进一步增多。

  对市民而言,集中供热的范围,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广。可利用冰蓄冷、江水源热泵、热水型溴化锂、电离心机组等多种复合能源方式,实现集中供冷。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