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8—2019供暖季,胜利油田热力分公司所辖区域内37万户居民,平均供暖室温提升到20.4℃,室温达标率98%以上,居民满意率提升至95.17%。热力分公司经理盖利波认为,“温度提升”和“居民满意”的背后,是热力分公司从“中心”到“公司”,从“运行”到“运维”,从传统供热保障型单位向现代化社会化热力企业的转变,是以技术赢得市场,以服务打响胜利热力品牌的必然结果。
黄三角早报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袁新
内部专业化改革
化解发展瓶颈问题
2018年,是热力分公司在“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后转型发展的开局之年。按照“职能要交、市场要留”的发展思路,热力分公司在供暖季开始前,就强化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新承揽了东营中心城区的43个地方换热站,310个社会化小区,新增热用户9万余户,新增供热面积500余万平方。
去年以来,按照油田“1+2+2”绩效考核要求,热力分公司在谋求可持续发展中加快外闯步伐,先后承揽了大明热源、兴达热电、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运行等长期项目10余个,254名职工暂时告别他们熟悉的锅炉房、换热站,为企业效益发展贡献力量。
点多线长面广的供暖区域和供暖面积增加、人员减少,部分新承揽的社会化小区换热设施隐患多,考验着改革元年的热力分公司。深化改革调整、优化生产运行,成为这个公司夯实供暖运行质量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热力分公司瞄准“全面建设国内一流技术服务型热力运维企业”的目标,着力推进内部专业化改革,机构职能整合及一体化管理。机关改革作为内部专业化改革的重头戏,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分公司重新设置了8个职能部室,一个直属单位,12个基层单位,理顺了经营管理体制,全新的“管理+技术+劳务”的社会化经营模式成效初显。
据了解,生产运维中心、基建维修中心、收费(稽查)中心、自控运维(技术)中心等专业化中心相继设立后,热力分公司直接管理到基层班站,减少了管理区这个中间环节,实现了管理更垂直、运行更有序、维修更快捷、服务更到位。
与此同时,热力分公司在业务重组整合中,有序退出了高青、利津等外围区域的零散供暖业务,设立新区热力管理区,将原滨南热力管理区划设为滨南项目部;整合原河口、孤岛、仙河供热区域的资源,由河口热力管理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精细供暖服务
打造胜利热力品牌
在生产运维中心大厅南墙一块近20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各换热站温度、管网温度、运行成本、维修人员位置等信息实时变化显示着,几名调度人员正认真监控着屏幕,对数据跟踪调控。
“今冬供暖运行,我们主要是依托生产运维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确保供暖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生产运维中心主任张怀利说。
“四供一业”分离移交给胜利热力带来了严峻挑战,更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年来,他们优化实施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与传统供热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供热生产关键参数上做到了实时感知、在线分析、远程监控、报警预警。供热生产指挥系统、智能调节管理系统等23套应用系统高效运行,生产数据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该公司持续发力,科学实施“213”供热运行管理体系,实行燃料定额投放,单位面积供暖热耗同比降低1.5%,日综合水耗同比降低3%,多项指标跨入国内热力企业前列。
技术进步、管理精细,为服务效能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区域居民更加信赖胜利热力品牌。
“这个供暖季,家里的室温由往年18摄氏度提升至21摄氏度,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谈起刚刚过去的供暖季,家住河康小区47号楼的张大爷对非常满意。
农历大年初一,家住北苑小区的王大爷家中暖气不热,于是他及时向胜利热力报修。
胜北锦霞供热站站长张永生和维修员工接到报修信息后,很快来到王大爷家中拆卸过滤器,逐个进行冲洗、清理,又对整栋楼的过滤器进行清理,再次测温,直至王大爷家中温度达到了20.5℃。这些举动,看似普通,暖人心扉。
为了让广大用户享受到油田一流的供热服务,热力分公司将分散在各换热站的62部客服电话统一为“8586000”,并在生产运维中心设置了12个座席进行集中式、专业化接报。同时,增加微信公众号报修渠道,加强与油田440服务热线、东营市民生热线“12345”联动,确保每一条居民的需求、信息不被阻断。
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热力分公司还探索推行“供暖管家”服务,成效明显。作为“供暖管家”服务模式的试点单位,胜中热力管理区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居民档案,帮助居民办理报停、缴费、退费等相关手续,协调处理居民提出的与供热相关的合理诉求,并根据居民要求提供包括开关阀门、入户测温、室内系统调节、安排有偿服务在内的上门服务,为居民“量身定制”专属供暖服务,打通供暖服务“最后一米”,让供暖品质提起来,居民的心暖起来。
数据显示,2018—2019供暖季,热力分公司累计接听辖区居民报修电话93480条,派发维修工单45644起,居民报修处理满意率达95.71%,专业化供热服务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