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市场评述
 
市场评述

两会:推广综合智慧能源服务 助力保障能源供应 节能降碳改善民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17  浏览次数:45235
 推广综合能源服务,全面提升社会综合能效

地大热能地热+多能互补网讯: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意义重大。首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转型、强化能耗“双控”的大趋势下,需要全面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融合互补、电气冷热多元聚合互动,提高整体能效。

其次,助力保障能源供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需要统筹发挥好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煤电基础保障和兜底作用、各类电源和储能有效支撑作用、需求侧资源灵活调节作用,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提高能效,抑制不合理的用能需求,推动低碳节能生产和改造,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最后,助力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能源服务涉及面广,是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将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单独设计、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致力于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配置智慧化、能源服务多元化。因此,推广综合能源服务将加快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的使用,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规模效益双扩展、总量质量双提升。

推广综合能源服务目前具有可行性。一是,推广综合能源服务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提供了指引。二是,用户节能降本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工业企业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能源供应、“一体化”用能管理等多维服务需求强烈。三是,江苏地区已经开展先行探索实践。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统一部署下,江苏地区已经构建了涵盖9大行业16类通用能源转换及供用能设备能效模型的社会综合能效评价体系,准确挖掘公共建筑、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潜力。

打造智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崔根良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智慧能源互联网建设。一是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探索应用柔性输电、“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等新技术,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二是推进能源消费电能化,深化电能替代,推广清洁用能方式,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上的比重。

三是推进能源利用高效化,提高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各环节的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能力。

四是推进能源配置智慧化,促进信息交互、供需对接和要素重组,提高支撑新业务、新模式发展的能力。

五是推进能源服务便捷化,改善客户用能感知,打造国际领先的能源服务新样板。

他还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出台政策,支持江苏建设智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为建设更大范围全国智慧能源互联网先行探路、沉淀技术、积累经验,提供应用推广示范项目和系统解决方案。

打造智慧能源广泛有效应用的新高地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泰和集团董事长魏少军: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据测算,2015年全国重工业企业年用电总量约为3.3万亿度电,如将重工业企业纳入智慧能源云平台监测范围,应用智慧能源的功能开发,仅仅通过管理节电、技改节电和负荷控制等措施,就可以实现10%以上的节电率,每年可以至少节约用电约3千亿度电。

魏少军建议,完善政策措施,如根据国家电改精神,尽快修订完善电力交易、峰谷电价、可中断负荷奖励、需求响应奖励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等领域改革,加快能源市场放开和碳交易进程,为智慧能源建设市场化运作奠定基础。

同时,魏少军表示,随着能源市场逐步放开,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智慧能源建设,加快智慧能源市场化建设进程并使之广泛有效应用,推动智慧能源产业做强做大。

大力发展智慧减碳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港华智慧能源董事局主席李家杰:高耗能行业减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工艺流程的改造升级,还需要智慧减碳技术的创新应用。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及绿色能源是智慧减碳技术的基石。数字化和绿色化也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做好“双化协同”工作,推动智慧减碳技术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对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家杰从顶层规划、资源协同、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奖励、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国家通过顶层规划,建立智慧减碳技术建议清单,同时建立技术价值评判标准。依据具体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智慧减碳技术减排潜力和带来的潜在利润空间,帮助企业做技术选择和战略决策。比如:新型光伏、大规模储能、绿电制氢、天然气管网掺氢、能源数字化等技术。

二、建议政府机构、能源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构建行业级碳排放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对于高能耗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智慧减碳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三、建议重点鼓励高耗能企业应用智慧减碳技术清单内的技术。对使用清单内技术,并取得减碳效益的企业在税收、碳配额方面给予倾斜鼓励。例如对达到国家有关评判标准的企业进行碳配额二次分配奖励。

四、建议成立国家级专项扶持基金。对有发展前景的智慧减碳技术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重点投资列入智慧减碳技术建议清单内的技术。

五、建议分行业打造智慧减碳示范企业。重点从企业碳中和规划设计、智慧减碳技术应用路径、产业协同优化等方面总结经验,形成行业模式进行复制推广,为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智慧能源是零碳示范城市建设关键

李家杰强调,要实现零碳城市试点落地,需要政府、产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多个角色的通力协作,构建不同模式的零碳示范城市试点,形成中国城市能源转型之解决方案。

为此,李家杰给出如下具体建议:

首先,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零碳示范城市申报路径,并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政策及行动计划,通过科研支持、产业政策引导和行业标准建立等措施指引示范城市的建设。通过制定一套规范的行政管理机制,建立评价和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对各个子领域进行具体行动指导;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

其次,建议在零碳示范城市推广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区域智慧能源运营管理。如:开放零碳示范城市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建立市场化输配电价体系,并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区域配电网投资并结合分布式能源、储能等开展智慧运营。

第三,鼓励政府机构、能源企业、互联网及通信企业合作构建城市级智慧能源平台,推动国家级零碳示范城市示范区的快速发展。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选择试点,整体规划,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原有能源系统进行优化,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管控,构建以智慧能源为核心的国家级零碳示范城市。

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高能效、节能降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在能源消费侧,建设能源互联网可以打通各类能源网络,推动分布式能源系统、各种储能设施和各类用户互联互通、高效转化,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施卫东指出,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强化政府调控,在政府统一引导下,统筹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标准体系,优化完善全国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与发展布局,将能源互联网规划深度融入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加大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科研投入,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鼓励行业内优势企业跨领域组建创新中心,着力攻关突破核心领域关键技术。

建设建筑行业能源互联网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董事长戴雅萍:在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上升的宏观背景下,仅仅依靠电网侧的宏观调控会对电网造成巨大压力,建筑侧自主的柔性用电对缓解电网压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技术层面而言,单个建筑的储冷储热、用能控制等技术已相对成熟,但要在区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层面起到一定作用,则需要规模化应用。

戴雅萍建议,选取合适的片区,以能源互联网为导向,进行片区建筑能源系统的整体设计与改造,推广分布式光储、建筑柔性用电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建筑储能用能与电力供给侧的实时联动,有效平衡电力供需。

戴雅萍表示,利用建设能源互联网构建的数字管理能力,实现对城市内既有的工业园、商贸区及经济开发区等减排成效的定量管理。通过实施分期逐级式的强制减排计划,未达到减排标准的超额能耗实行梯级能源价格,促进全社会减排目标达成。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