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福山区台北南路以北,岗嵛山路以西。
总用地面积6489平方米,建设规模:4126.97平方米。
该项目属于华能八角电厂热电联产项目配套的外部供热管网工程。
八角电厂与华能烟台电厂实现联网后,将实现八角电厂向开发区、福山区、芝罘区的集中供热。
这是继开发区首个减排降碳示范工程项目之外,西部的又一大热源供应。
新能源供热的兴起,将对烟台供热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传统供热模式急需调整?
01
“三大热源”,构建供热新格局
一、基础供热
今年1月份,烟台500供热有限公司八角电厂与烟台电厂联网管线工程管道施工四标段招标公告。
进入3月底,八角电厂与烟台电厂联网管线工程隔压站规划建设设计方案就来了。
500供热公司属于城市基础供热模式,利用烧煤或者天然气来供热。
据了解,500供热现在主要供热点在只楚发电厂,随着八角电厂与烟台电厂联网管线工程隔压站规划,就说明500厂区将分摊一部分热力至八角。
招标公招中也提到:该工程将提高500供热公司现有热源供热能力,确保民生供暖不受影响;作为烟台电厂的补充热源,有利于提高供热安全保障性。
释放八角电厂对外供热能力,保障了八角作为烟台西部主力热源地位。
特别是福山供暖需求,将迎来新的提升。
去年8月份,福山区福海路与鸿福街丁字路口处,迎来八角电厂的供热管道铺设工程。
工程于7月20日启动,8月底结束。
这项工程完工后,可以解决福山区北部和开发区一大批新建小区的供热问题。
未来随着管道的继续延伸,福山整体供暖都将迎来新格局。
二、万华热源高效利用
相比于基础供热模式,新能源供热成为近两年烟台的重点工程。
今年2月份,开发区就迎来首个减排降碳示范工程项目。
该项目由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利用多种创新技术的耦合,将万华工业园区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
该项目推进后,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每年可节约煤炭约2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0万吨,节约用水2000万方以上。
同时保障烟台市1.1亿平方米城市供暖,实现了化工装置节能技术与民用热能技术的完美结合。
1.1亿平方米几乎就可以覆盖整个烟台的供暖需求,对于城市供暖来说意义重大。
整体来看,万华的热源高效利用、华能八角电厂热电联产项目,都说明八角可能成为下一步烟台供热的关键片区。
三、核能供热
除了上述的基础供热,万华的热源利用之外,核能供热助力烟台实现首个“零碳”供暖的城市。
2021年11月,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海阳提前6天投运。
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
据了解,2022年将实施海阳核能供暖能力改造工程。
扩大向莱阳及周边地区清洁供暖范围,在中心城区推动实施工业余热供暖。
未来“三大供热”体系或将全面保障市区供热需求,缓解烟台供热的压力,提高供热质量。
当前福山已经完成了供热管道铺设,未来随着项目的推进,下一步会不会向莱山以及东部片区延伸?
02
新能源趋势下,供热结构发生变化
新能源供热模式,给城市发展提出更多发展机会。
随着核电供热、废热进行回收利用等采暖方式的普及,必然会对传统供暖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
这将对烟台供热公司转型以及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近年,山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明确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核电、外电入鲁三个“三分之一”的电力结构调整目标,将核电作为提升能源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
而新能源供暖对于烟台来说,是以实际行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产业升级的体现。
新能源供热可以实现多方协调发展和共赢。
对于烟台来说,新能源供热只是当前“双碳”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烟台将实施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核能供暖、储能、氢能、海洋牧场等项目建设;
促进“核电+”战略的实施,激活新能源产业的“裂变”效应,加快隆起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所以顺应城市发展,传统供热公司未来都会受到新能源以及“双碳”发展的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
传统供热公司以及传统制造业面临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否会构建出全新的发展模式?
以及市区内的500供热、清泉发电厂等,是不是会有全新的布局跟调整呢?
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