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代供热转变
保暖保供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冷暖与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进城乡供热领域节能低碳转型,既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也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李寅说。
要实现“双碳”目标,供热行业必须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在李寅看来,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行清洁供热,解决了清洁供热“有没有”的问题,但与高质量发展及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供暖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李寅表示,如市场化程度低,化石能源热源占比高,碳排放量大,技术革新慢,热力平衡调节困难,过量供热及供热不足并存,系统灵活性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无法根据实际天气变化及具体需求灵活调节等。
李寅认为,必须加快推动传统供热向现代供热转变,全面提升供热系统能效与智能化水平,着力构建安全低碳、清洁高效、智慧经济的新型供热系统。
打造新型智慧供热样板工程
近年来,李寅深入黑龙江省多地走访供热企业,详细了解供热市场现状。今年全国两会,李寅就推进新型智慧供热提出相关建议。
“在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将构建供热能源全域协同的新型智慧供热系统纳入双碳‘1+N’政策体系中,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供热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李寅说。
他建议,积极推进煤电供热改造、供热管网节能降碳改造和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多能互补、智能化管理平台和供热计量。其中,要提高机组供热能力,推广多能互补系统;提升供热管网效率,建设智慧供热平台;全面提高建筑能效,完善热计量基础设施。
同时,尽快建立基础民生保障性热价与居民个性化需求市场化热价相结合的热价形成机制,对超过基础保障供热范围(国家法定供暖室温)的需求实行市场化热价,逐步实现按需供热,充分体现热力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推动煤电供热灵活性改造以及综合利用电、地热、生物质、新能源等多能互补形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试点热计量调控及按热量收费。”李寅表示,这些举措可推动供热精细化、智慧化、低碳化运行管理,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送热闭环控制。应打造新型智慧供热样板工程,树立标杆,在成功基础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