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

供热旧管网改造正式施工 预计6月底全面竣工 “夜间手术”解决社区用热问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7  来源:今晚报  浏览次数:24
 内容提要:日前,本市民心工程供热旧管网改造工作全面开启,无缝衔接进入实施阶段。因为道路通行的需要,改造施工是在夜间进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

改造老旧管网,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建设地下管廊,是减少道路反复开挖,解决“马路拉链”问题的关键措施。协同管理则结合城市更新工程,提升管网运行效率和应急能力。

2025年天津民心工程中也提出了相关工作:实施供热旧管网改造200公里,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和居民用热稳定。

日前,本市民心工程供热旧管网改造工作全面开启,无缝衔接进入实施阶段。因为道路通行的需要,改造施工是在夜间进行。这轮降温天气,挡不住施工现场的热火朝天。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升级,让老旧管网“退役”之路更高效、更安全。

在河西区宾馆南道上由围挡围拢起来的区域内,能源集团城安热电公司组织实施的施工从晚上10点正式开始,为了保证施工按时进行,工人们提前半个小时就来到了现场,设置围挡等安全保护措施,与现场负责人再次确认施工内容,晚上的街道没有了白天的车水马龙,施工人员的忙碌与有条不紊一一展现。

从“无人机诊断”

到“精准手术”

冯智麟负责宾馆南道的这片施工,这段长约1公里的旧管网是2002年铺设,至今已使用20多年,是城安热电的主要供热管网之一。他告诉记者:“为了解这些旧管网的情况,前期用无人机双光热成像、非开挖无损检测等技术,对该段管线进行了检测,发现管线存在锈蚀泄漏等隐患,为确保冬季的供热稳定,决定对该段供热管网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在实际施工前,还有一个“二次确认”的过程。“通过探测精确定位后,才能启动铣刨作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条件的辅助,使得施工精度很高。”现场负责人解释。

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吊车将路面钢板吊开后,露出了铣刨后的管槽,槽内是两条DN400的钢管。施工人员先要把这些旧管道切割分离,吊车把旧管网吊离原位置,这些旧管网外包裹着一层黑色的保温材料。与此同时,新管网也在一边“待命”,这些新管网外面的保温和防腐材料是黄色的崭新材质。旧管网腾出了位置,新管网就会立即吊装、焊接。冯智麟介绍,新管虽然也是同样的材质,但是防腐工艺升级了。新管网12米一节,吊装进坑内后,焊接人员就会逐段进行焊接,而且全程需都要进行100%质量检测,焊接工艺没达到要求就会马上返工。记者发现,这些新管网的两头儿都是封死的,“这是防止管道内进入异物,只有到了焊接的时候才会打开,管道内就会始终整洁。”技术人员解释。

三组协同作业

每晚可推进30米

28岁的冯智麟是团队里一名比较年轻的工长。现在冯智麟他的作息完全“倒时差”。夜晚10点到凌晨5点的施工结束后,一般上午补觉,下午就要到单位处理施工的事务了,晚上7点,城安热电公司组织要召开施工进度日例会,别人可能已经下班回到家了,但是冯智麟和施工人员,却开始为当晚的施工做起了准备。

供暖旧管网改造,今年为了配合道路改造,不反复破路施工,所以这段旧管网的改造也在赶时间。“按照工期安排,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回填修复,5点前必须恢复路面通行。每天施工像打仗一样。团队现在分三组协同作业,每晚可推进30米,高峰期投入4台挖机加快进度。”他笑着说,“作为一名90后,我没有其他家务负担,扛得住。”

别看施工在晚上进行,城安热电公司全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能源集团部署的的安全、进度、质量、文明施工、合规的“五保”要求。每晚班前会强调安全规范,焊接口需100%检测,施工后路面必须冲洗干净。这些细节都有人监督,这才让这场“夜间手术”不会影响到白天的正常通行。

今年供热管网改造

惠及4万余户

记者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热燃中心得知,2025年接续开展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和设施保障能力。计划实施管道改造200公里,惠及居民4万余户,重点解决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社区用热问题,整体改造工程预计6月底全面竣工

为了推进旧管网改造,市热燃中心组织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及能源集团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对工程前期、开工情况、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法全面推动工程建设,完善保障措施,确保改造实效。同步严控管材质量、焊接工艺及隐蔽工程验收标准,实现施工质量与安全双提升。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