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地热资源尤其是浅层地热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沈阳等城市已经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并用大量事实证明,开发利用地热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勘测表明,兰州市区存在有利的地热地质条件,是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极有前景的区域,但截至目前有效利用率极低。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
资源优势:兰州已有5个地热异常区
2003年7月-12月,经多方论证,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察院投资400万元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运通大厦院内成功设计并实施了地热探采井。测井资料表明,该井深2003米,出水温度60℃,出水量504m3/d,矿化度4g/L,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同时获取了大量地质、水文资料,有效验证了物探资料成果,有力证明了兰州盆地可能存在深层热水这一预测的正确性,填补了兰州地热田的空白。
而在此技术基础上,现已查明的七里河区地热资源勘察开发的有利地段面积44平方公里,按平均布井井距1.5公里计算,可布置20余眼。勘探资料显示,七里河区深部有高温热储层分布,通过大于2000米的深部勘探,可望获得更高温度的地下热水。
记者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一份《甘肃省地热资源勘察及开发规划》报告中查阅到,日前,我省已发现地热及地热异常点62处,其中敦煌、酒泉、兰州、天水等地因为可回收地热资源量大、水温相对较高。而通过勘察,在兰州市范围内圈定了兰州七里河断陷、榆中断陷、永登药水沟-红门寺断裂带、红古海石湾断陷、永登咸水河断陷5个地热异常区。表明兰州市区存在有利的地热地质条件,是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极有前景的区域。
2007年8月的一天,从甘肃天昱置业有限公司九州开发区建设基地传来喜讯,从9月份开始,该公司将正式开挖潜藏于地下1400米处的地热,不仅含有丰富的钾、钠、钙、亚铁、硫及铜、锌、锶、锂、氟、硼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且含铜、锶量之大,在全国实属罕见,是我省目前开发出的最好的天然温泉之一。据悉,当年3月经过地质专家确定开工的地段处在九州—金城关断裂带上,地下1400米处有60摄氏度的地热资源。
甘肃天昱置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到九州地热资源如此丰富,在温泉地产开发领域很有经验的他们便计划投资20亿打造兰州的首席温泉生态大社区“朗钜·天域”,建成后的“朗钜·天域”将成集温泉酒店、温泉会所、温泉入户等多种温泉概念为一体的新概念生态社区,成为九州开发区又一休闲的福地。甚至设想开挖出的温水还可直接送至居民家中,提供洗浴、洗菜、供暖等生活用水。
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开发成本相对深层地热能源来说较低的浅层地热开发,也正在被重视,一些企业已经抢占先机在开发利用,应用于供暖等领域。政府有关部们也将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上工作日程,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兰州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和供暖矛盾问题,今年,兰州市将在已经开展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对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规划。
利用现状:仅0.8%左右的供暖靠“地下”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处长廖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摸清兰州市目前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情况,他们已经委托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察院进行全面的摸底。
而对摸底的最终结果,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察院地热研究所工程师田万生在采访中表示,截至2008年12月底,根据运行效果统计,兰州市城区已建成的地源热泵系统项目有15个,总建筑面积约43.1万平方米,其中,运行正常的有11个,面积约为38.8万平方米,约占兰州市总供暖建筑面积0.8%;已停止运行的有3个,面积约为4.27万平方米;已建成待运行的1个,面积为1.13万平方米。在已安装的15个地源热泵系统项目中,有12个分布于城关区,占总量的80%;3个分布于七里河区,占20%;安宁区和西固区尚无。从安装类型方面统计,已建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项目14个,其中3个已不能正常运行,1个待运行;已建成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项目1个,运行效果良好,且均为一机两用,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通过我们的勘测,可以说兰州市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无处不在,但目前开发利用的能力还非常弱,像沈阳等城市,在这种绿色资源的利用上做得非常好。”言辞间,田万生流露出了惋惜抑或羡慕的神情。
对记者提出的是什么因素制约兰州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起步晚或者发展缓慢的问题,多年来在这一领域潜心研究的田万生分析说,制约的原因中,初投资较大或许是主因。因为一般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初装投资为230元-300元/平方米,相比较传统集中供热方式而言,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投入,特别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压力大;二是对传统集中管网供热的依赖程度较大。由于成功率较低和对技术的疑虑等方面的原因,开发商普遍采用保守的态度,而选择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再者行业监管不够,技术把关不严等也是制约的因素,往往是开发商或业主对地源热泵技术的理解不深,盲从安装方的设计,在安装前普遍对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程度不够,导致换热系统的设计出现缺陷,使得系统运行水量、机组等环节不能和谐配套,结果是一方面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性未能体现,另一方面水量不足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从而被迫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