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热量表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开发,到1997年才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Heat meters ,European Standard EN 1434》。中国的热量表应该是: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且符合中国国情,既能用于集中供暖又能用于集中供冷,又能为有关管理部门和广大用户接受的热量表。
中国热量表的自行研制开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当时已有欧洲的热量表样表进入中国, 1990年有关单位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仿制。
1997—2000年,欧洲标准《热量表 EN—1434》逐渐被一些企事业单位所了解和重视,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航天部、兵器部等直属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先后都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热计量仪表装置的研制开发工作中来,或者与企业合作,或者自己投资开发。中国热量表的研制开发走上了正轨。
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发布了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鼓励发展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和“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进一步激励了中国热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热情。在此期间,建设部主持编制了《热量表国家行业标准》,对国内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起到了启发和帮助的作用。一些盲目追求低成本,急功近利的中小型民办企业,知难而退,停产整顿。仍在继续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即使是一些技术条件差的中小型民办企业,也纷纷主动寻求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与合作。
继建设部2001年2月5日发布,规定于6月1日起实施《热量表标准CJ128-2000》之后;2001年1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并规定2002年3月1日起实施。中国的热量表从法制概念上建立了关于生产标准和技术鉴定的完善的质量保证和监督的体系。这两个国家标准和规程,都是以最新的国际标准为参考依据的。无论是早期热量表生产企业,还是赶潮流而上的新热量表企业,都必须面对,并经受这一新的考验。
中国现在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已超过了67 家(2002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地区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深圳等 16 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北京、天津、山东三地超过了33家,约占总数的50%。 这些企业中,与国外的热量表专业公司合资、合作或作为经营代理的大约有15家,约占总数的24%。中国的热量表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办企业,约占70%。目前,以热量表为主的产品,投资规模最大的是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里,据不完全的统计,开发生产、销售并应用的热量表累计超过10000套的国产热量表生产企业有: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延吉耐世康仪表有限公司、天津市赛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全国已安装在集中供热和供冷建筑系统上的国产热量表累计已超过10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