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

晋城:市区自供暖企业生存困境 小区自供暖出路何在?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08  浏览次数:219
      前不久,本报曾以《今冬供暖,他们仍面临两难选择》为题,报道了市区自供暖企业的生存困境。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除了供热成本高、企业不堪重负外,小区自供暖效果差、温度难以达标也是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核心提示

      一面是自供暖企业诉苦亏本经营,一面又是居民对自供暖质量的抱怨和质疑,今冬供暖已开始将近一个月,但市区自供暖小区的供暖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管网设备老化供暖效果太差,想并入集中供暖却又面临热源不足等难题,小区自供暖究竟出路何在?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市区一些供暖“问题小区”及有关部门一探究竟。

      ■事例

      凤台小区:家里暖不暖,太阳说了算

凤台小区不少居民都靠这种小锅炉取暖。

      12月4日,凤台小区77号楼502室,房主马先生一边将一个煤球放进门外自家的小锅炉里,一边向记者抱怨:“从我住进这里,年年都是自己烧暖气。”在马先生身后,煤球从地面一直堆到了天花板上,一股刺鼻的煤烟味弥漫在楼道中。马先生无奈地说,家家都是烧煤球取暖,煤烟味随热气上涌,5楼就成了重灾区。

      记者进入马先生家将手放在暖气片上,发现暖气片温度几乎感觉不到,“小锅炉效果这样差,家里能暖和吗?”马先生指着窗外,无奈地说:“这不还有太阳吗?”

      据马先生回忆,像这样“家里暖不暖,太阳说了算”的日子,他已经过了10多年了。据他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他家就搬进了凤台小区77号楼,但不知什么原因,房子一直没有供上暖气,居民们只能各自安装这样的小锅炉,用来取暖。

      自己烧锅炉取暖效果不好,那么凤台小区由小区供暖的居民家中暖气质量如何呢?记者随手敲开了一家住户的门,刚进门就感觉室温明显偏低,客厅的温度计显示只有14℃。这家住户告诉记者,家里除了暖气,还备着电暖器,否则就得挨冻。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户居民,发现他们家中的暖气质量都不太好。

      在小区的锅炉房,记者看到不少工作人员正在里面忙碌着,一打听才知道是一台设备出现故障。一名负责人在了解记者的来意后介绍说:“凤台小区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现在锅炉房共有5台锅炉,全部是超期服役的‘老家伙’,平时故障十分多。”他告诉记者,凤台小区自供暖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供暖设备老化严重。“不少管道老化严重,连维修人员都不敢动。”这名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凤台小区供暖情况十分混乱,大部分居民由小区自供暖,剩下的居民既有像马先生这样烧小锅炉取暖的,也有部分楼自设锅炉房,集体供暖,还有个别楼房是由市热力公司供暖。

      小区锅炉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几年他们就想将小区并入市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系统,但市热力公司热源不足,不能接受他们的并网申请,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凤苑小区:并入集中供暖,居民喜洋洋

凤苑小区的管网并入集中供暖后,居民对供暖效果十分认可。

      与凤台小区一样,凤苑小区也是有20多年历史的小区之一,供暖问题也曾让该小区居民和物业关系十分紧张,甚至一度出现居民拒交供暖费的现象。2007年,凤苑小区整体并入市热力公司的供暖系统,小区供暖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居民不再为暖气不热而发愁。

      12月5日,记者来到凤苑小区发现,这里的居民对供暖效果十分认可。3号楼住户田先生指着家中的温度计笑呵呵地对记者说:“看,23℃”。这跟以前相比,暖和多了。同样住在3号楼的王女士正在家中和小孙女看电视,谈起暖气,她笑成了一朵花。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小区一直是物业烧暖气,效果特别差,2007年改成集中供热后,暖气效果好多了。

      凤苑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泽州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热力并网改造前,该小区供暖设施严重老化,供暖锅炉年久失修,供热管道多处残损,尽管每年修修补补,但供暖效果一直处于“窒息状态”,说热不热,说冷不冷,半死不活,“带病”喘息。为了改善小区供暖质量,泽州县政府决定将该小区并入市热力公司集中供暖,并将此事列为泽州县2007年民心工程之一。为此,泽州县政府拨了部分款项,居民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二次网费和室内管网改装费,两项合计894万。2007年11月,凤苑小区热力并网工程完工,为了让居民放心缴费,凤苑小区实行“先取暖后缴费”的政策,让居民先感受供暖质量再收费。

      “以前是屋凉心也凉,现在是屋暖心更暖。”小区居民这样说。

      ■分析

      从争抢客户到主动要求并网

      自供暖小区错过最佳入网时机

      据记者了解,在市区像凤台小区这种属于自供暖的小区至少有十多家,其中还包括凤鸣、凤庆这样的大型居民小区。

      采访中,不少小区的物业都坦陈:煤价上涨,供热成本增加,物业年年亏损,供热设备又年年老化。暖气烧不热,居民就不愿交费,居民不交费,物业亏损更大,就更无力更换供热设备———区域供暖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面对困局,这些小区的管理者都希望小区也能早日并入市热力公司的集中供暖系统。一些小区的管理者甚至表示,他们曾和市热力公司进行协商,但因热源问题无法解决最终无果。

      “自供暖已经成为这些小区的包袱。”市热力公司集管办负责人说。据他回忆,2000年他担任市热力公司集管办主任时,我市集中供暖呈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热负荷十分充足,为发展用户,他曾动员不少自供暖小区并入集中供暖系统,但没有一家愿意,甚至还发生过自供暖与集中供暖争抢客户的事情。

      这名负责人分析,从争抢客户到主动要求并入集中供暖系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煤价的一路走高。2004年前煤价最高也就是几十元钱一吨,自供暖小区觉得有利可图,所以不愿放弃。但是这一切都在2004年发生了变化,当年煤炭接近100元/吨,并一路飙升,小区自供暖开始亏损,不少小区开始考虑并入集中供暖系统。然而,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集中供热负荷已接近饱和,只能接受一些较小的自供暖小区入网申请,无力接受大型居民小区的并网要求。“像凤苑、昆玉、太行太岳、金辇等小区都是在2004年后改接集中供暖的。对于尚未并入集中供暖的小区来说,他们错过了最佳的入网时机。”这名负责人说。

      ■难题

      热源不足、改造成本高,并网仍需面对两大难题

      “自供暖小区并入集中供暖成为我们的客户,可以有效改善这些小区的供暖质量,作为集中供暖主体,我们是欢迎的,但要想具体落实,这些小区仍然需要面对市区集中供暖热源不足和管网改造成本高这两大难题。”市热力公司一名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目前我市城市供热面积需求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已供热小区和住宅主要采用三种供热方式:热电联供、区域集中供热、小区自行供热。其中市热力公司供热能力76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也是760万平方米,现有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已全部满负荷运行,暂时无力接受自供暖小区的入网要求,

      “那么,这些自供暖小区只能像现在这样‘带病’喘息吗?”记者问。“那倒也不会,今年国投大热电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解决市区1084万平方米建筑的供热需求,将极大缓解市区供热压力,届时相应的供暖配套管网、换热站等设施建成后,市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系统将有充足的热负荷来接受自供暖小区的入网申请。”这名负责人说。

      “与热源不足问题相比,管网改造成本高才是自供暖小区并入集中供暖系统最大的拦路虎。”该负责人说。目前我市的自供暖小区大多建成历史较久,像凤台、凤鸣已经有20多年历史,其供暖管网年久失修,如果不改造管网,即使并入集中供暖系统,居民家中供暖效果也差强人意。而热力管网铺设成本较高,对于居民来说将是一大笔投入,居民肯定会有不同意见。

      看来,自供暖小区并入集中供暖系统,将是一道考验小区管理者的难题。

      (文/记者 郜晋龙 图/记者 焦宇)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