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市场评述
 
市场评述

我国数控系统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20  浏览次数:251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是决定机床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国外对我国至今仍封锁限制,成为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一、 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略) 
  二、 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发展的成绩与差距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奋力拼搏,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曙光已经初现: 
  1、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主导中国市场 
  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由于适应中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水平和机床制造企业数控技术配套要求,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已形成了规模优势,目前约占到我国整个数控系统市场的60%左右。2006年,经济型数控系统产量达到6万多套,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 
  2、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国品牌依然占领国内市场 
  普及型数控系统是指与价格相对较低的数控铣、车削中心、立/卧式铣削中心配套的数控系统产品。国外典型的普及型数控系统产品有发那科的0i、西门子的802D、810等产品。 
  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联合攻关和行业的努力,普及型数控系统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行业主导企业普及型数控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并且具备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等配套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控系统全套解决方案,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中档数控机床得到批量配套应用,销售到最终用户后,反映良好。从技术水平上比较,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的功能、性能与国外比并不差,价格和服务方面还有较大优势,可靠性与国外系统的差距也已显著缩小。 
  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目前主要被国外占领,是国产数控系统最难开拓的市场领域。 
  3、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技术有了突破,但差距较大 
  高档数控系统是指可与多轴、多通道、高速、高精、柔性、复合加工的高档、大/重型数控机床和数控成套设备配套的数控系统,主要满足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等重要关键零件的加工。国外典型的高档数控系统产品有发那科的16i、30i,西门子的840D等产品。 
  但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国产数控系统与国外相比,确实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虽然国产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功能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应用中验证还不全面。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差距,还表现在产品的系列化不全,如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从小到大各种规格,国外都有,而我们的规格有限;国外的伺服接口采用运动控制总线技术适应高速高精加工,而我们以模拟量或脉冲量接口居多;在电主轴、直线电动机、力矩电动机这些功能部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高速(快速进给速度40米/分以上)、高精(分辨率0.1微米以下)、多通道数控系统的功能、性能上,国产系统与国外系统有较大差距。2006年,国外公司在中国销售高档数控系统约2000台左右,约占市场份额的99.5%,而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约销售了10多台,约占市场份额的0.5%。由于受到西方出口许可限制的约束,中国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高档数控系统是西门子的840D产品。 
  4、整体看我国的数控系统 
  从整体的情况看,我国数控系统技术集成、工程成套、远程服务技术等能力不强;应用软件设计还不如国外完善;品种覆盖率小,数控产品配套件尚未形成市场,许多配套件外观、质量均有缺陷,数控系统名牌效应差;数控系统产业集群化未能形成;以往历次的攻关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的问题,而不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影响数控产业化的诸多因素,导致:数控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等环节的脱节;数控装置、驱动、电机的配套脱节;数控系统生产厂与主机生产厂脱节。 
  三、 我国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二十一世纪将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将进一步拉动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预计2010年国内市场金属加工机床总需求将达到100-120亿美元,其中数控机床需求将达10万台以上,40%以上为中高档型,消费将达到60-70亿美元,将为国产数控系统产业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航空航天、船舶工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对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如果这些关键装备及其控制系统一直依赖进口,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建议国家“十一五”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战略是:稳住经济型系统市场,努力提升技术;大力推动中档系统实现产业化,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产品化。 
  “十一五”国产数控系统发展的重点目标: 
  1、要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共性技术、高档数控装置和驱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造自主化。建立较为先进和完整的高档数控系统体系结构、规范和标准;加强高档数控系统的成套能力建设;加强工业用户应用验证,实现商品化,力争把与国外高档数控系统产品的技术差距缩小到3~5年,使国产高性能数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高档数控系统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主要发展为多轴高速精密(立、卧)加工中心、精密车削中心、多种复合加工机床和重型数控机床等匹配的产品。 
  2、普及型产品上实现产业化,完善数控产品标准体系,提高中档数控机床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促进规模产业发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50%以上。要以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为标杆,重点开发为数控铣床、高速精密(立、卧)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数控机床匹配的产品,以及大功率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等功能部件。 
  3、对于经济型数控系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服务,巩固在国内市场的绝对优势,扩大国外市场份额。 
  “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数控系统自主创新体系,具有自主设计、开发和成套生产能力,使我国高档数控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建国产自主品牌产品,普及型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国产高档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主要品种基本实现自给,推动装备制造业现代化。 
  四、 发展国产数控系统产业的建议 
  “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数控系统方面投入10~15亿元专项资金,在以下方面给予扶持: 
  1、政府主导,市场需求驱动,支持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加速占领市场。 
  1)设立“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可靠性示范工程”子项目。在数控机床的典型用户行业(如军工、重大装备制造业企业等,特别是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内),建立一批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应用验证示范点。充分利用国防军工行业与机床制造行业的合作平台,率先在军工行业推广使用自主化的数控系统。对国产数控系统的应用示范点,实行政府部门支付财政性资金购买国产数控系统,交用户单位使用的支持政策;或实行用户“先试后买”的政策,让用户得到实惠,调动用户选用、试用国产数控系统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好数控系统的应用验证和可靠性考核。加强舆论宣传,客观反映国产数控系统的技术水平、质量和售后服务状况,引导用户选用“经济、实用、先进”的国产数控系统。 
  2)对于首台首套高档数控机床装备研制项目申报,应优先立项支持选用国产数控系统的首台首套高端数控机床装备的研制,并在项目中分配专门经费支持所配套的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推动自主研发的高档数控系统的应用验证和市场推广。应把数控机床厂、数控机床用户和数控系统厂联合申报,作为项目立项的重要条件。 
  3)政府出台政策,将重点发展的中高档数控系统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数控机床的项目中,标书中不得指定国外系统,给国产数控系统产品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在满足同等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国产数控系统产品。 
  4)支持数控系统厂、数控机床厂和职业院校建立“数控技术培训与服务中心”,为数控机床的生产和使用的广大企业,大量培训操作使用、工艺编程、维护维修人员。支持数控系统企业建设面向最终用户的销售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建立用户对国产数控系统的信心。 
  5)支持国内数控系统企业开拓国家市场。如在中国对外国政府的贷款项目中或中国政府的对外捐赠项目中,推荐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机床产品;对国内数控系统企业出国参展、设立国外销售和技术服务中心,给予经费支持。 
  6)政府政策导向,市场机制推动,鼓励数控系统厂家与机床厂、数控系统厂家之间进行资产的联合重组、资产置换,由行业协会组织,组建互惠共赢的产业战略联盟,促使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 
  2、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数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加大在高档数控系统、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面向高档重大数控装备的技术需求,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的高档数控系统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高档数控系统体系结构、总线技术、协议和芯片研究;高速、高精轨迹插补控制技术的研究;高档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研究;高档数控系统应用的编程、工艺与系统的集成技术;掌握全数字、高性能伺服系统高分辨率和高适应性编码器接口技术、基于现场总线的全数字伺服驱动平台;研究高速、高刚度、超精密机床主轴及其驱动技术,大推力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及其驱动技术,缩小与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的差距。 
  2)组织开展数控系统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数控系统标准研究和制订。以企业为主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集中国家的财力支持建立由研究机构、大学、系统厂组成的技术联盟和研发平台,共同开展数控系统共性与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制订下一代高档数控系统标准体系结构的规范和协议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在国产数控系统行业内推广和共享,实现中国数控厂商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选择若干个重点院校,加强数控系统学科的建设,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3)加大力度支持数控系统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如:数控系统的动态性能评测技术;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与提升技术;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建立技术研发管理机制,建立软件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CMM)。 
  3、从技改、税收和金融政策方面扶持,增强数控系统企业综合实力。 
  1)比照国家对软件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制定对数控系统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继续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数控系统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的50%先征后返政策;同时,增加对数控系统企业所得税50%返还的政策;政府对所有返还税款,免征收所得税,用于企业研究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同时,对那些采用从国外进口数控产品贴牌销售的企业,应严格禁止享受国内数控系统企业税金返还政策。 
  2)1993年,数控系统的进口关税就已被调整到5%,而当时的电子元件的平均关税约10%。因此,数控系统产业是最早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建议国家对外国企业在中国总装生产数控系统的进口组件,按数控系统同等税率征收进口关税。同时对国内数控系统企业进口关键电子元件实行零关税。 
  3) 调配多种资源,扶优扶强,支持骨干数控系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国家政策扶植下,以无偿资助、国家参股或以无息贷款或贴息贷款形式支持重点企业在数控系统规模化生产设备、工艺手段、数控系统部件(计算机装置,驱动装置,电机)性能检测和可靠性考核设备、研发及中试的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数控系统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改善规模生产条件,保证批量产品的质量。 
  4)解决数控系统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对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帮助解决数控系统企业抵押、担保方面的困难。如: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债项目支持、贷款贴息补助等相关措施。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