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供热要闻
 
供热要闻

世界一流专家献策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4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269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五届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记者联合采访了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席沃尔夫冈·帕尔茨(Wolfgang Palz),世界未来理事会气候与能源部主任斯特凡·舒里希(Stefan Schurig),北欧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皮尔本·麦卡德(Preben Maegaard)。这三人均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能源领域的改革先锋和引领者。面对中国记者提出的采访邀请,他们欣然接受,并且在采访的过程中,让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扬,三位专家肯于为中国的发展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出谋划策,很愿意让中国与分享他们发展新能源的经验。

  中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

  “中国目前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国的能源结构还不平衡,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席沃尔夫冈·帕尔茨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帕尔茨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他对中国发生的变化表示赞叹。但是,他认为与欧洲相比,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还远远没有合理地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世界未来理事会气候与能源部主任斯特凡·舒里希对此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中国现在已经做得很好,在太阳能、风能利用领域尤其突出。城市中利用太阳能供热供水十分普及,风力发电应用也很广泛。在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

  在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时,他有着与帕尔茨不同的看法:“相对而言,欧美发达国家因为旧有能源应用技术已很完善,加上改造设备等举措需要大量投入,反而在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方面容易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太快了,风能市场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30%-40%,而去年中国风能的增长竟然达到了100%,这真难以想象。”北欧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皮尔本·麦卡德对本报记者说到。

  麦卡德是世界风能协会的创始人,目前是丹麦风电科技开发咨询公司(XMIRE) 的首席执行官。他十分看好中国风能的发展:“目前,中国大概有70家公司在开发风能。而对丹麦来说,劳动力的缺乏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面积广阔,劳动力充足,很具竞争力。”

  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缩减势头将减缓

  2009年一季度,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较上年同期下滑了53%,从283亿美元降到了133亿美元。作为推动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先驱者,帕尔茨认为,这个减缓趋势确实存在,而且现在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这个缩减势头正在减缓。

  帕尔茨说:“我估计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就能转好。而且长期来看,随着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正在不断推进能源新政,可再生能源投资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针对各国目前正在开展的绿色能源新政存在的问题,帕尔茨认为,虽然政府是变革的主要力量,但是更重要的是私营企业的参与。他说:“政府应该设定一个积极的目标,鼓励和扶持私营企业多投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这些新能源所需的投资也许不像水电和核电那样巨大,所以私营企业就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是舒里希却指出:“我们更需要的是各个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舒里希说:“我们已拥有一定的技术,因此技术不是问题。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各国政府纷纷投入巨资,说明在资金方面也没有问题,而且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政策。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资金切实有效地投入相应的领域,另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克服该障碍最大的推动者是政府。”

  与帕尔茨相比,舒里希资历尚浅。他的世界未来理事会气候与能源部成立于2007年,主要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高效转化以及能源的消耗等问题。

  而帕尔茨从1977年就开始负责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规划,包括政策制定、欧盟工业和学术预算以及研发规划等等。而且囊括了太阳能建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海洋能等多个方面。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政府还是私营企业,在这场席卷全球的能源结构变革中,都应该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推动政府间的合作很重要

  在与三人的对话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政府间的合作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作用。

  舒里希说:“气候与能源部在未来几年主要致力于协助相关国家政府制定具体政策,以更好地协调气候变化与能源发展的联系。”

  麦卡德说:“积极推动风能发展的国家为数很少,风能在几大洲的应用情况极不均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政策战略甚至比技术更重要。发展风能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中国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坚定地朝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前进。”

  帕尔茨说:“现在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在世界各国之间游说,积极推动政府间的合作,推动新的能源政策的制定。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使命是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投资。”

  帕尔茨对政府间合作不利的影响深有感触,他认为欧盟已经开始落后,原来一直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欧洲国家现在都在退步。

  作为曾经的德国议会能源委员会成员,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授予功勋勋章的他,对德国的批判最多。

  他说:“欧洲国家的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摇摆不定,没有清晰的目标,由此造成了很多阻力。”

  30多年来,帕尔茨一直参与欧洲的可再生能源的战略规划,在能源政策的研究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在担任欧盟委员会执委会官员期间,他发起了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创建了欧洲太阳能理事会,太阳能建筑工作组;发起了欧洲的一系列关于光电、生物、和风力发电的会议;编辑了超过50本的欧盟可再生能源规划并被出版发行;他在英国被认为风能先锋,并分别获得欧洲生物质能奖、风能奖和太阳能奖。他还曾负责制定2050年的欧盟能源战略规划。

  正是如此丰富的经历,才让他得出了这样的感慨。在他看来,在制定目标和战略规划方面,我们不仅需要崇高的理想,还需要强硬手段和坚强的意志。他说:“现在不能把欧盟看做一个纯粹的整体,欧盟国家之间差别也非常大。现在我们希望能制定一个统一的政策,但是这个确实非常难。”

  这也许也是他对中国情有独钟的原因。推动政策的制定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在中国,这一环节不是问题。国内发对的声音,国外的影响都不会构成太大的阻碍。

  正如记者问到奥巴马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及雄心勃勃的能源新政能否成功时,帕尔茨很轻松地说,奥巴马投的钱还远远不够,要短期内见到成效很难。

  记者立即反问道,奥巴马已经计划投入622亿美元直接用于投资绿色能源,还有2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鼓励绿色经济发展的减税政策。这个规模已经创美国历史之最了。为什么还觉得不够,那么多少才算够呢?

  他说:“这很简单,因为光靠政府是不行的。奥巴马投入再多的钱,整个国家不行动起来,下面的企业不做实事,肯定进展缓慢。”

  在帕尔茨眼中,对绿色能源发展投入的600多亿并不算多,就是投6000亿也可能不够。而且,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太复杂,遇到的阻力太大,这也是它会进展缓慢的原因。

  纷纷为中国出谋划策

  作为资深的风能专家,麦卡德积极为中国的风能发展出谋划策。

  他首先了介绍丹麦的经验。丹麦自1974年就开始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在过去的30年中,丹麦Thy地区在发电与供热方面做到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其电力的80%来自风能,20%来自沼气。而且,丹麦作为世界风能发电大国,也是风力发电机生产大国,许多丹麦风能公司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建设了许多工厂。

  他说:“中国还可以大力发展沿海风能。目前中国的风能项目还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稀少的一些地区,中国东部拥有较长的海岸线,蕴藏着良好的风能资源,应该多利用东部海岸线发展沿海风能。”

  对于风电投资大,风险高的问题,他说:“风电的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大,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项目,企业收回成本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企业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回收成本规划。”在设计和开发风力发电领域,麦卡德希望能将他30年来积累的技术和成功经验与中国企业分享。

  帕尔茨则认为,中国在节能建筑方面的潜力非常巨大。他告诉记者,北京国际机场的三号航站楼的设计师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庞大的建筑物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很多节能环保措施。他这次来到中国,还要特意去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著名的节能建筑。而且,他将不遗余力地在新建筑上推进节能环保观念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帕尔茨说:“中国政府应该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力,政府要制定策略,给予优惠措施,设定合理的目标。但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由于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的投资太大,所以私营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直都不大。”

  按照世界范围内的经验,他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加大鼓励私营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更加需要依靠私营企业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有400多家与太阳能发展有关的新企业,这些企业都应该积极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当然,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国内的问题。中国有这么多的太阳能,还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太浪费了。如果政府的政策得当,中国的这些新兴企业是可以得到更快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帕尔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他最后对本报记者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就像一颗颗珍珠,都熠熠夺目。但是要串在一起才是一条漂亮的项链。所以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些珍珠都串在一起,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编后

  记者与这些全球能源精英对话,使我们获知了目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动向,也了解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他们的理念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拓宽了思路,希望读者能够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些思想。在与帕尔茨对话时,采访不断被打扰,他总是微笑着和热情的中国来宾合影。他对记者表示今年10月份会再次来到中国参加能源会议。欢迎这些全球一流的专家能够继续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献计献策。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