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开始集中供暖以来,一直在实行按面积计算供暖费用的方式,2003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力促之下,按实际用热量计费的分户供暖改革在一片叫好声中开始了“破冰之旅”。但这项被寄予厚望的改革举措却步履维艰,遭遇了诸如改造费用由谁买单、收费标准如何确定以及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难题。
“按照面积计费是一个最简单的大锅饭式的收费办法。”一贯温文尔雅的仇保兴在提到“分户供暖”制度目前进展缓慢的情况时,语气骤然严峻起来,“供热公司大部分都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机制僵化,不可能迅速地采用市场的办法收费”。
在2007年1月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虽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承认分户供暖制始终“雷声大雨点小”存在着技术和体制两方面的原因,但他坦言,问题主要出在体制上。虽然有些地方建筑安装了供热计量表,但是没有按照热量表的实际用热进行计费,而进行面积计费,仇保兴认为这其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水看水表、用电看电表,用热却要看房屋的面积,这是典型的大锅饭,既造成热费和热耗相脱节的情况,又使得采暖用户很难产生节能的积极性,造成国家能源和经济的巨大损失。
此外,仇保兴透露,北方地区建筑供热系统普遍没有安装供热计量和温度调控系统,也将导致节能建筑不节能,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发挥效用。提到进行了将近10年的供热计量改革,仇保兴认为,由于关起门来搞改革,中国已经绕了很大的弯路。“照搬水费、电费的收取模式,结果发现不符合国情。同时,供热改革也遭遇到技术上的难题。由于热费的分户计量表虽然和电表、水表等功能相似,但影响供热的因素却相对复杂。仇保兴举例说,由于水质各不相同,经常出现读数错误,所以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