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

一切努力只为百姓温暖过冬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4  来源:长春日报  浏览次数:227

供暖是北方城市冬季最大的民生,小小的暖气片直接决定市民冬天的生活是幸福,还是糟心。两年多来,我市在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不断强化城市保障要素建设,谋划调整城市供热布局,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和老旧管网改造力度,探索节能减排举措……一个个新行动,让长春这座北方城市的冬季更温暖。

新进展——

老旧管网已改造79公里

“看,我们供热管道刚刚改造完成,这个冬天我们家一定会很温暖!”12日,记者见到安达小区的居民张先生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安达小区有13栋居民楼,由于供热阀井普遍与下水相连,采暖地沟管道长年被脏水、污泥浸泡,阀门、管道腐蚀严重,管网泄漏极为普遍,最近每个供暖期,该小区平均每栋楼因管网、阀门出现的问题都有10余次。今年,长热集团对这个小区地沟管进行改造,改造管线5000多米,涉及供热面积近8万平方米,7月份刚刚完工,这个冬天,小区里7000多户居民家中供暖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这只是全市老旧管网改造的一个缩影。我市供热管网总长度6039公里,其中一次网1879公里,二次网4160公里,铺设15年以上的供热二次管网1314公里,严重影响供热质量的供热管网主要是严重老化的小区二次网。2012年,改造供热管网311公里;2013年,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30公里;今年年初,我市选取了南关区中环十一区等供热管网老化特别严重、对供热质量影响较大、亟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小区制定年度改造计划,今年计划完成100公里陈旧供热管网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79公里。

新成果——

供热效果逐年改善

“上个采暖期,我们家非常温暖,真是幸福啊!”家住西安胡同1267号的陈海滨高兴地告诉记者,外面天气虽然寒冷,可家里一直挺暖和。陈海滨的幸福得益于连续多年实施的城市保障系统的“冬病夏医”。

仅2013年,我市新增供热能力2470吨,改造供热管网194公里,仅此一项每天城区就节约热水将近10万吨,往年严重影响供热质量的短板逐渐补齐。上个采暖期也是城区近10年来,供热效果改善较为明显的一年。在174天供热时间内“12345”、“12319”、各城区开发区、供热企业受理的供热总投诉227088件,同比下降15.75%。其中,“12319”热线受理供热投诉仅8610件、咨询4290件,同比下降将近30%。

同时,我市基本形成了全口径受理市民投诉、及时化解信访矛盾、快速实施应急抢修的供热保障机制,在确保全市供热环境大形势平稳的情况下,重点解决个别区域、住户的供热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行业服务标准。截至上个采暖期开栓前,全市共有8家供热企业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供热企业严格按照省、市供热管理的相关规定努力提高供热质量,全市还在前两年试行信用等级评价的基础上,正式对33家供热企业进行了信用排名。

新期待——

供热结构方式加快转变

为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清洁能源和新型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上个采暖期,我市城区供热面积17602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热网的供热面积6682万平方米,区域锅炉房供热面积9154万平方米,分散采暖锅炉房供热面积1204万平方米,还有562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采取的是新能源供热形式。”市公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供热形式包括电供热、燃气供热、生物质燃料供热、污水源热泵供热。其中,电供热受电力输配设施限制和居民对电力供热舒适性和经济型的担忧,总量较少;燃气供热方面,去年我市分别在柳条路和正阳街改造了2座小锅炉房,供热质量较好,但综合成本较高;生物质燃料供热,以往多用于非民用建筑,按照今年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文件要求,我市正在积极申报民用生物质燃料供热试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并总结项目经验;污水源热泵,由于受污水管线位置和流量影响,只有在局部地区具备条件,对全市供热是一种补充。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国家、省、市正在逐步完善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供热的相关扶持政策,我市也正在努力使供热结构从以集中供热为主、燃煤小锅炉房供热为辅向以集中供热为主、燃煤小锅炉房供热为过渡、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供热为补充的结构转变。

热力部门正在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贾春文摄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