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12月1日讯(记者 蒋龙龙)省城已经进入正式供暖两周,今年省城供暖系统已经稳定。不少市民直呼,“今年的暖气片很烫手。”记者从济南热电、热力等热企了解到,由于今年室温要求从16℃升到18℃,热企提高了供暖标准。今年热电和热力通过“汽改水”工程、湿法保养等技术,并通过能耗平台实时调控减少了热源损失,这些原因导致今年供暖质量的整体提高。
从16℃提高到18℃,热企加温到烫手
为何暖气片普遍比去年烫手?据济南一热企负责人介绍,“首先源于今年9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供热条例》规定的18℃标准。”条例规定,在正常条件下,热企应当保证采暖供热期内用户卧室、起居室温度不低于18℃。
往年济南供暖,只要求供暖到16℃就已经算达标,今年提高了两摄氏度。该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用户达标,在同等的天气下,热企要加大供暖负荷,“提高供暖温度,直接表现在居民家的暖气片上,暖气片比往年的烫手了。”
他还向记者介绍,目前济南市的供暖面积已经在1亿平方以上,但是节能建筑占的比重还是较小。“居民家里的散热过快,因此室内温度从16℃提高到18℃,并不意味着暖气片的温度仅仅提高2℃就行。”为让更多的非节能建筑市民供暖也达标,“因此户内的暖气片温度比去年就会高出不少。”
为了保证供暖达标,省城各大热企得多烧燃煤来提高锅炉出水温度。根据济南热电公司的相关测算,室温每升高1℃,每平米一个采暖季就得多烧1千克煤。
湿法保养减少问题
热调试提前一周
供暖季正式开始时,往往是供暖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据济南热电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刚开始供暖时,要经过一段热调试期。“在热调试期内,一些老旧系统会爆管漏水,暖气片会发生气阻现象。”
为了减少供暖热调试期内的气阻和爆管等情况,济南热电公司今年将直属的441个换热站今年都用上了湿法保养技术。在非供暖季,热电公司就将供暖管道充满凉水,供暖时将不用打压试水。
“由于管道全年充水,一些管道泄漏在夏季便可发现解决,没必要等到供暖季开始再手忙脚乱解决”。济南热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湿法保养,正式供暖季时,“因气阻现象而引起的不热现象也大大减少。”
为了让用户早日享受稳定热源,济南热电和济南热力今年将供暖调试期提前到11月1日开始进行,“比往年的11月8日提前了一周。”济南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居民家11月初便有了暖意,由于供暖调试提前,不少管道泄漏、气阻等问题也得以解决,“市民家暖气片的温度也会升高。”
“汽改水”省出热量
提高末端用户温度
由于过去济南的供热管网多为蒸汽管网,一些管网年限较长,会出现漏点,高温高压的蒸汽就会顺着这些漏点泻出,导致热量损失严重。为了节能减排、降低热损、提高供热质量,济南市自2008年开始实行“汽改水”工程,输汽管道改为输水管道,减少热损耗。
今年,济南热电公司下辖的西八热源厂正实施“汽改水”,供热面积从原有的80万平方米增加至100万平方米。“多出的2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一方面可以用来开发新用户,也有部分直接用来提高供暖管网的温度,让老用户受益。”
济南热力公司今年共在东部城区进行了14条热力管道的“汽改水”改造,将老旧的蒸汽管换为高温水管,提高了供暖面积37万平左右,大部分用来提高东城老用户的供暖温度。
两热企投资1 . 5亿元实现智能化供热
济南热力公司数控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先进行供暖系统的调整,工作人员要挨个去拧阀门。”他表示,调整时,费时费力,“容易出现供暖冷热不均的情况,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
为实现智能供热,济南热力今年自筹资金近7000万元建设能耗平台项目,通过系统对整个供暖系统进行调节。能耗平台可对辖区内所有供热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339个换热站全部实现自控,对40座重要位置换热站加装了数字高清摄像装置。
将原来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的手工调试变为自动调试。当要调试供暖系统时,轻点指标便可实现供暖系统的平衡,“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最佳的负荷分配调整。”
济南热电公司于去年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热网自控系统。该系统可对换热站的温度、压力进行远程监控。“系统还能监测未来一至三天的气象数据,制作一到三天的供热负荷预测用量,提前储热、蓄热,在寒流抵达之前,提前将暖流送至用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