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供热要闻
 
供热要闻

化解供暖纠纷,靠政府更要靠法律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4  浏览次数:238

“暖气片咋不热乎?”“买了暖气房怎么不供暖?”……从12月开始集中供暖以来,徐州供热办每天都会接到几十起投诉、咨询。作为国家非强制供暖城市,徐州多年来自发形成规模供暖,目前城区服务近10万户家庭,预计未来5至10年,服务人群将从现在的二成增至七成。可这背后集中暴露的问题推向了政府。

“我们小区交房5年,今年供上暖,太不容易了。”22日上午,徐州新城区人才家园小区1至16号楼的供暖管线完成维修,业委会主任王月英总算松了口气。人才家园交房以来,因为入住率低,供暖公司和物业都没积极性,认为要入住5成以上才供气。“现在住的人多了,今年准备供暖时却发现管线和设备因为多年闲置坏了。”王月英坦言,因为维修,小区供暖一再推迟,近10万元的维修金目前全靠业主自筹。

“徐州的新建小区几乎全部配套了供暖,这也成为百姓选房的一个重要依据。”徐州市经信委办公室主任李东宇说。不过,不少像人才家园这样位置偏远的新小区,因为入住率不高,不少业主买了暖气房却不知何时才能供暖,由此带来的闲置设备维护问题也日益迫切。

即使达到一定入住率实现供暖,较多的空置房所带来的热损耗问题也需要面对。为此,徐州物价部门去年明确供暖单位或物业公司,可以向这部分业主协商收取不超过供暖费用30%的热损费。

比热损问题更让人关切的是供暖价格的持续稳定。因为按户分表计量收费并未推广,目前,徐州供暖小区主要是按照百姓居住面积收费,3个月持续供暖,大致在每平方米20元至24元间。今年因为煤炭价格下跌,徐州执行煤热联动,各小区供暖费普遍平方米下调1元钱。

“这一块不能完全由市场定价,必须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徐州市物价局价格处处长杨益民说,2010年前后,煤价高涨时,徐州多家热电企业纷纷大幅抬高气价,百姓用气价达到每平方米30多元。正是从那时起,徐州财政每年拿出上千万元补贴,为企业减压,稳住了价格。即使今年煤价下跌,政府补贴依然有1600万元,把降价的红利让给了百姓。

“供暖这张网越来越大,过去自发形成的市场化带来的问题,政府不能推给市场,而是揽下来解决并从宏观层面设计。”徐州供热办综合协调小组组长孔维强所在的供热办,就是政府抽调多个相关部门人员临时集中办公,用3个月时间处理百姓供暖中的诉求。“不过在工作中,我们更多是协调,面临执法难,缺少依据和标准等问题。”孔维强说。杨益民也表示,亟需供暖立法到位,才能有法可依,明确责任。

目前,徐州“十三五”供热规划正在编制中,并将争取在明年实现对供热管理地方立法。一直参与立法调研的徐州市人大财经工委主任张跃进表示,供暖中出现的困局,仅靠行政手段无法根本解决,必须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比如供暖质量达不到标准,就应有相应的退费机制。

“从百姓和企业自发,到政府干预,再到逐步立法——徐州供暖的发展,是政府对接市场,创新公共产品供应模式,在转变政府职能中体现服务理念和法治精神。”张跃进说。 本报记者 王 岩
 

 
 
[ 行情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