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云冈热电公司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发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265
     “科技创新”是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勇气,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云冈热电公司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百万千瓦级供热大企业,自组建以来就将“科技创新”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每位员工的心上,鼓荡着他们在这片衔英萃华的十里河畔,大笔挥毫谱新篇。
 
     明细思路谋划发展之路
 
     云冈热电公司现装机容量为1040MW的直接空冷供热火电机组,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2×220MW机组为国产空冷超高压机组;二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为国产空冷亚临界参数机组。作为大同市重要的热源点,目前承担着大同市2000余万平米的供热任务。
 
     自进入2008年以来,受国际社会大形势的影响,严峻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国家对环保减排管控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2014年7月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火电大气污染排放新标准开始执行,给火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各省将逐步推广直购电、实施阶梯电价、节能调度,降低发电成本、供热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将是各发电企业发展必选之路。
 
     作为火力发电企业,面对日趋严格的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及环保排放指标,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今后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
 
     “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有忧患意识,要清楚未来的竞争我们能有什么优势和法宝!对于云冈热电公司:技术进步不能停顿,管理提升不能停顿!”在云冈热电公司第二届党员大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刚说道。
 
     为此,该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组,建立并完善了以企业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各业务专业带头、一线班组配合实施的多级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健全了企业科技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细化了科技管理人员工作重点及责任划分,明确了科技经费用途以及科技成果申报、评价、推荐和奖励工作机制,使科技创新工作有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和广泛的员工基础。
 
     科技创新打造示范工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述了科技工作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引擎,如果没有科技创新,企业就会失去精神动力,继而失去市场和生存的空间。
 
     在2012年底,云冈热电公司采用清华大学“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实施了厂内“乏汽利用”和城区换热站热泵技术改造工程,回收一期工程2台22万千瓦机组和二期工程2台30万千瓦机组汽轮机乏汽余热,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改造后将企业承担的供热面积从原先的1650万平方米增加至2200万平方米,有效地缓解了市区供热紧张的局面。
 
     云冈热电公司总经理张茂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没有改造之前,汽轮机余热通过空冷岛排向大气,浪费掉了。改造完以后,余热通过热泵回收作为有用热能加热了城市循环水。”
 
     此项改造每采暖季可回收乏汽热量388万吉焦,供热面积增加了400多万平方米,节省标煤约13.2 万吨,220MW机组的能耗指标达到了国内600MW亚临界机组的能耗水平。在2014年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竞赛第四十三届年会上,该公司4号机组获得300MW级供热空冷机组二等奖、300MW级亚临界供热空冷机组厂用电率指标最优机组奖。
 
     在2014年7月,该公司为积极响应山西省政府超低排放的号召,进一步减少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保障大同市“蓝天碧水”工程的实施,主动作为,迅速行动起来,召开总经理办公会,成立技术攻关组,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改造方案确定后,该公司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场,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不到6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改造任务,创下国内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成本最低、工期最短的记录。2014年12月25日,云冈热电公司3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顺利通过山西省环保厅性能验收,成为省内第二台实现超低排放的火电机组,同时也为大同市“蓝天碧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在2015年4月份,该公司3号、4号机组凭借优秀的能效指标,双双荣获山西省300MW级能效水平标杆机组称号。
 
     在2015年3月份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明针对该公司超低排放进行调研,他对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内号召、率先在全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给予了高度评价。
 
     串珠成线凝聚创效合力 
 
     回望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极为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云冈热电公司依靠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影响企业能耗诸多问题,有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为该公司在2015年一季度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实现“出零米”奠定了基础。
 
     2009年,针对空冷机组夏季带不满负荷的问题,该公司组织技术攻关,为两台220MW机组空冷岛加装了水喷淋装置,有效解决了困扰该厂多年的夏季机组真空低限负荷的问题,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约10克/千瓦时。针对影响供电煤耗的锅炉效率、汽机热耗、厂用电率等主要因素,该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能效技术改造,2012年年底投入运行的乏汽改造工程,在今年1-4月供热期累计降低供电煤耗33.41克/千瓦时;实施一期尖峰冷却系统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一期汽机空冷岛冷却面积不足导致排汽真空低的问题,提高了一期机组夏季带负荷能力,由于真空提高,年节约标煤1992吨。
 
     “我们就是通过人才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将企业技能高、爱钻研、肯攻关的优秀人才“孵化”成为出类拔萃的技能大师和技能领军人才。我们创新工作室在今年将重点推进超低排放改造、2号给水泵变频改造、一期热网循环泵汽泵改造等工作,以节能减排做引擎、创效益,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该公司李文海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文海说道。
 
     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不仅帮助该公司实现了利润的稳步增长,也使企业享受到了环保政策带来的红利。除4台火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全部执行环保电价外,该公司3号机组又取得了山西省超低排放机组电价批复。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机组电价每千瓦时比以前提高了0.015元,自2014年12月25日起执行超低排放电价后,截至3月底,该公司累计增加收入631万元,为利润全面出“零米”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山西新闻网大同频道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