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访谈
 
企业访谈

供热企业如何降本增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8  来源:热力知识分享  浏览次数:2639

集中供热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着成本持续增加的压力,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供热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和精细化、精确化、精益化的增效措施,促进供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科学规划

提高供热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供热设备和管网,预测热负荷。如果换热站由于热负荷预测不准,设备及热网投资大,与城市发展和民用供热的发展不能匹配,将造成热网长期达不到设计值,影响换热站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施工前,供热企业应该组织供热面积普查调研小组,及时掌握当地城市规划建设的具体情况及各建筑开发建设单位的工程施工动态,科学预测新增供热面积,使供热设计与投资更加合理。

供热管理创新

第一,创新供热管理模式。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检修和运行人员有效整合,按供热面积划分为几个区域进行集中管理,把人力资源、设备维护、运行管理、投诉报修等整合为区域自治,降低单位面积的用人指数,提高投诉处理的到位率和及时率;

第二,编制量化管理运行参数调节曲线图(表)。可根据当地情况设定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循环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差、额定供热量和耗煤量等,并编制出细部明确的曲线图(表),指导实际的供热运行,实现热量的供需平衡; 

第三,完善无人值守功能,实现科学管控。结合近些年来的二级管网实际运行参数,可绘制分站二级管网的运行曲线,按照房屋性质、供热区域、投诉情况,确定各换热站运行参数及各换热站分区的运行参数,并录入集控操作平台,实施按需自动调节;

第四,提高工作执行效果,实现精细化管理。供热企业一要明确指标责任的划分,二要进行指标的分析和跟踪,三要有针对性地对指标进行调整,四是要实现能耗的对标管理。另外,还要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情况,采取循环泵降频、混水等措施,实时调整供热参数,配合二网平衡调整和管道泵调整等工作,降低企业整体热耗指标;

第五,进行网源联合调整,促进效益最大化。随着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加,一级管网水力分配情况和运行方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供热初期和供热末期可以热源热泵的供给为主,提高热网参数跟踪调整的及时性,使供热参数更加合理优化。

优化系统运行

第一,要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对存在缺陷、影响指标经济运行的问题进行系统分类和改造,优化站内补水系统。同时,增设二次管网流量计为二级管网的平衡调整提供依据,使供热小区的能耗分配更加合理。此外,应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管网穿衣、井室维护等工作,对小区二网平衡阀进行技术改造,在每栋楼安装自力式平衡阀或静态平衡阀,通过跟踪调整使各栋楼按需供热; 

 


第二,通过网源联合挖潜,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潜供热管网的优化运行方式和技改方案,避免一级管网长期处在高压下运行。同时,可以对一级管网的补水系统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回水定压改造成旁通管定压,使管网的运行压力下降,保证管网的运行安全。另外,在保证一级管网大流量的前提下,可实施换热机组的增容改造,对运行参数进行分析测算,采取一网大流量运行配合各换热站加装换热片,及集中板换清理、降低回水温度并行的办法,降低一级网的回水温度。

推进计量收费

第一,要积极推行两部制热价。具备热计量条件的建筑可先实行两部制热价,逐步实现按热计量收费,调动用户节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谁用热、谁付费,多用热、多付费”的市场经济原则,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第二,加大对报停环节的管理。完善热力价格的管理政策,对不具备热计量条件的既有建筑、单一热价用户、取暖期内无人居住的房屋或搭车用热的行为,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加以规范、惩罚,如征收热力报停费或过水热使用费等。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