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在会上对传统化石能源碳减排做了分析和展望,指出山东等部分煤炭消耗量大的省份应更早更快采取行动。
柴麒敏介绍,山东的落后煤电机组比重高于其他省份,其中1/3以上的燃煤机组属工业自备电厂,技术属性差、盈利能力低、环境影响力大,应加快淘汰速度和力度。
此外,他还对减污降碳行业协同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加快低碳燃料替代
柴麒敏介绍,要继续关停低效、高污染的工业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农村清洁取暖,并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工业燃煤方面,逐步淘汰未采用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工业部门,煤炭消费需制定综合替代计划,包括大幅提升能源效率,提高电气化水平,加快低碳燃料替代,以及通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减少煤炭需求。
在燃煤发电上逐步淘汰煤电厂。通过停止新建燃煤电厂,短期内迅速淘汰老旧落后和低效燃煤电厂,逐步进行灵活性改造,降低现役燃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
柴麒敏指出,部分省份应更早更快采取行动,如山东、内蒙古和山西等煤炭消耗量大的省份。
电力是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柴麒敏强调,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灵活发电、改进电网基础设施、需求侧响应以及部署储能技术来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推动电力市场改革,设置合理的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定价机制;增加跨区域输配、调峰、调压、调频等电力基础设施;需求侧响应,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增强与电动汽车、智能建筑的协同等。
“十四五”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能源结构调整成为关键点,降低煤炭消费量更是重中之重。
对此,柴麒敏指出,需要三个步骤实现减煤降碳: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应基本解决散煤、淘汰小型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以及农村居民供热和炊事散煤燃烧,“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2040-2045年,淘汰未采用CCUS技术的燃煤发电;2055-2060年,难以实现脱碳的工业部门全面禁止未采用CCUS的煤炭消费。
实际上,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已经初见成效。相当于累计节能22.1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包括一系列长期的、不断加强的政策和配套措施。
柴麒敏建议,一是提前布局转型战略,讲好科创产融一体的新发展故事,积极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升行业竞争力;二是强化核心业务板块资源整合,提高应对风险能力,注重运用绿色金融、碳市场交易等手段,有效应对搁置资产风险和融资限制。
同时,建立碳中和创新中心,加强零碳智能技术的产业转化。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冶金和化工、减污降碳协同、碳捕集和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的投资、贸易和就业。提供重点领域和行业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共同分享低碳转型的绿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