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欣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受访者
朱锐的偶像是马斯克,身为微光医疗CEO的他,早年间看了很多马斯克的书,“我会去研究他的思路,马斯克的创业过程很典型,他经历的事,跟每一个技术型创业者的经历都很相似。”所谓的相似点,在朱锐看来就是,首先要经历一个技术走通的很痛苦的过程,中间有失败的风险,还有企业的运作管理等难题。2013 年,朱锐的公司刚成立不久,他带着团队去参加一个市的项目答辩。当时的评委问他:你们现在有多少钱做这个项目?朱锐回答:大概几百万。评委说,那你们做不成,估计这个项目至少要两个亿才能做成。朱锐知道评委的建议可能是善意的,在创业过程中,他也不止一次受到这种打击。在2012年,他刚成立微光医疗时,国内正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时。对医疗或硬科技的创业者而言,那时想融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当时,我记得有一个投资人说,他不想投硬科技项目。因为投互联网项目,只要一两年就能看出结果好坏。但投技术项目,尤其是医疗项目,很可能投了五六年都没有结果。”朱锐感叹道。对于走过的这十年创业历程,朱锐表示:“我经历过非常多的挫折,很多的坑。”背后的另一层原因是,朱锐创业所走的路,在国内很多人看来是一条全新的,不被外界所熟知的路——“OCT技术是一个新技术,无论从招人,还是从研发过程,包括临床等,都是没有参照物可以参考的。”朱锐表示。但很多医疗创新领域创业者也有相似的经历,“不久前,与医疗创业者聚会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开始做医疗创业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坑,包括但不限于从研发到后面的临商注册到拿证到销售,这一路都是迈着坑过来的。”朱锐说。即便如此,朱锐坦承自己一直以来,(在坚持创业的方向上)确实没有动摇过。“对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前面的方向选择不能出错,所以我只给一条建议的话,就是在前期的产品定位。”如今,创业十年后,微光医疗已成为国内少数的具有底层核心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医学影像企业,打造了超快激光、光纤导管、图像处理三大底层核心技术平台。2021年我国OCT设备(非眼科)的采购总额为4122万元,微光医疗占比30.88%,仅次于 Lightlab(美国),位列第二。今年9月,微光医疗完成了超亿元D1轮融资,华金资本、复健资本领投,开禾资本及老股东红杉中国、中科创星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颅脑、外周及眼科领域激光治疗产品开发及临床。“医疗创业是个苦差事,信奉长期主义才能踏上这条路,”朱锐说,“2015年之后,技术创业已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一直到今天,技术创业将是未来至少二三十年的主旋律。”以下为微光医疗创始人、CEO朱锐与《中国企业家》的对话实录(有删减):
敢吃螃蟹,敢啃硬骨头
《中国企业家》:从2012年就开始创业,目前已经十年,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这条路?朱锐:从上大学开始,就希望有一天能够做技术创业的梦想,希望所研究的东西能够真正地用起来。但是确实没想过博士还没毕业就创业。最开始设定的想法是先读完书,然后工作一段时间有些积累,再开始创业。甚至,那时也不知道有风投。其实从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做的课题都是生物学、光学,特别是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这些方向,也就是激光医疗这个领域。在2011年时,当时深圳有一个高交会,高交会可以给个人提供一个展位,再加上在年底时,深圳正好有一个创业大赛,就结合我们的技术包括一些市场前景,做了个很初创的介绍。后来有一些意向投资人,包括一些合作单位找过来,这才看到了一个创业火苗点燃的可能性。《中国企业家》:近两年国内不少大学教授、科学家出来创业,你是如何理解“实验室+公司”的产学研转化模式?朱锐:其实产学研这条路线也是一个通用的模式。可以看到现在很多高科技硬科技的技术,最开始都是实验室里的一些研发研究性技术、前沿性技术。这时在实验室里,可能完全没有看到它的市场前景,但是它需要跟外界结合,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所以“实验室+公司”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把硬科技技术从实验室带向市场的,从书架走向货架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国外很常见的一种模式。《中国企业家》:最开始,在投资人都选择去投移动互联网时,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做OCT医疗领域方向的创业?朱锐:其实我最早是做OCT技术的,在医疗应用中,又被称为超快激光的诊断技术。实际上,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技术,因为它是分辨率最高的一个活体检测技术,可以做到不需要切组织,像超声一样,但是它的分辨率比超声高10倍以上,能做到很多微观的检测。那么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就可以做到无创的、微创的、实时的诊断,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平台性的技术。后来,我又去了香港大学做内窥的研究,更看好内窥这个应用。这是因为,内窥OCT可以把整个OCT系统跟光纤结合起来,进入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这可以大大扩展它整个的应用领域。随着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影像引导下治疗的技术资源发展,OCT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时载体,而且有非常细小的诊断技术,那么跟现在的非常多的治疗技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那时,我觉得是很有前景的,但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公司做这件事。所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探索者,敢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医疗是个苦差事
《中国企业家》: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对于正在创业或即将进入激光器械医疗领域的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朱锐:首先,要想进入医疗这个行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时间准备——想快速创业快速成功的,还是选别的路比较好一些,医疗是一个苦差事。但医疗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个行业,会带给人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当我第一次把做的这个产品应用于临床,看到如何指导病人做手术时,有一个医生说看OCT以后,就知道该怎么放支架了。那时候感觉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医疗带给人的愉悦感跟成就感。但一定要做好走远路的准备。
《中国企业家》:最近关注到微光医疗新一轮的融资,其实有不少医疗领域公司的市值缩水,那么你认为应如何增强投资人的信心?朱锐:让他们更有信心,企业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即便有疫情,微光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相比去年,业务获得了成倍的增长。其次,今年扩展了很多赛道,我们从过去单纯的诊断到慢慢的治疗到整个激光在不同方向的横向布局,大大延展了我们未来的边界。《中国企业家》:当下,众多创业者面临缺钱、上市难,以及市场不好的艰难时期,对于这些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朱锐: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需要企业进行稳健的运营,从过去的快速扩张转向精细的管理,就是提高效率。所以,在现金流比较宝贵的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做的是把最重要的产品做好做精。其实医疗有一个特色,就是一些需求比较稳定的,只要把一个产品做好,哪怕是一个小的细分领域能做好做到全球第一,其实就足以在寒冬中生存下来。而且中国又有制造业的优势,又有庞大的患病人群市场前景。应该说,只要做出好产品,在中国医疗领域的生存就不成问题。《中国企业家》:不见得每一家企业,都有微光这样经过十年技术积累,等待爆发时期的机会,可能会因为企业没有实现盈利而倒闭,那企业该如何抉择?朱锐:首先硬科技它有一个特点,确实需要等待时机。有时,投资人希望我们更快,但本身不可能那么快。一个平衡点就是,首先要跟股东们保持沟通,找到相信长期价值的投资人。当前情况下,大家其实比的已不是融资能力,而是企业的内功,投资人肯定会选择那些比较有生命力的企业,短期内能创造现金流的。微光也是这样,对一些研发管线,代价特别大的,可以放缓一些。而对于让公司能够尽快运营的这种管线,是可以花更多精力的。
《中国企业家》:近期科创板器械企业审核指引落地,该指引对微光医疗的发展会不会有影响?朱锐:会关注行业信息,但不太会根据这些东西来调整我们的战略。我们始终围绕我们的业务,每天想的不是公司怎么上市,这不是微光的做事风格。
激光技术的变革正在到来
《中国企业家》:从微观变革角度出发,未来激光技术对临床或医学能产生哪些影响?朱锐:最近十年,有一项激光技术的发展,它会引起未来的变革,就是超快激光。超快激光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背后的原因是激光技术在发展,激光技术在工业的应用需求也在快速扩大。过去,一台激光器可能需要几百万元,如果做成一个医疗设备,可能单次治疗费用就要好几十万块钱,一般的病人也无法承受。但通过工业的规模生产之后,激光器的价格就降下来了,在临床就可以得到快速应用。所以,未来就是把超快激光技术跟内窥技术结合起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手术是微创的,非常安全,越来越便宜。从医生的角度判断,他们选择医疗器械,首先它能解决临床现在非常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说的是刚需的问题;第二叫能用,价格合适;第三就要考虑产品的实验周期,包括最终收费,是否能进入医保目录。《中国企业家》:激光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哪些关键的环节?整个产业链是怎样构成的?朱锐:像我们做的医疗产品,它需要很多部件组成,大体可以分成激光、电源、光纤组件、导管材料。激光器又可以分成很多的模块,增益模块等。现在一个好的现象是模块逐渐在国产化,当然还有一些挑战,就是有一些模块量比较少,目前还是国外的一些供应商能做。下一步需要克服这些问题,尽快地把卡脖子的模块国产化。其实我的感受是,并不是它多么难,这些东西都是咱们国人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只是说之前的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没有产业的驱动。随着国内医疗市场扩大以后,其实自己就有很大动力来做国产化和自研替代。这是以后一个必然的趋势。朱锐:最新的激光技术确实带来了一个技术的变革,过去它最大的问题是只用在眼角膜这些地方,体外是可以做的。但如果用到体内,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因为首先它跟光纤要结合起来。其次,比如说诊断的话,信噪比很重要,但如何能在微弱信号下把图像呈现得很好,这时就需要高功率,但你的功率太高,有时候会把光源烧掉,不安全;功率低的话又没法把一些病变打掉,所以这里其实有很多技术难点。《中国企业家》:中国公司的这种医疗产品,怎么走向国际市场?朱锐:疫情前,我每年都去国外参展,一些大的医疗展给我的感触蛮深刻的,七八年前,中国的医疗产品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品质参差不齐,主要靠价格去占领市场。
但明显可见,这几年国内的创新器械起来之后,有一批具备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进入到了医疗行业做创新,做各种各样突变的设计,我认为这改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