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五年里,中国热量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五年(1998-2002)期间,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第二个五年(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第三个五年(2008-2012)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
中国的热量表及所服务的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事业,将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第一个五年(1998-2002)期间,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根据专利文献,中国最早是在1989年,山西的一位教师设计了一种“采暖用热量表”。1990年,欧洲的热量表样表进入中国,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有关单位研究仿制。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中国秘书处翻译出版了OIML—R75国际建议—〈热能表〉。1994年以后,户用热量表研制、开发工作逐步发展。尽管如此,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个人是“闭门造车”式的研究;“仿制”也是在对有关产品的国际标准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1997年四月,欧洲共同体正式通过了统一的热量表标准(Heatmeters,EuropeanStandardEN1434),此后逐渐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航天部606所、兵器部208所和清华大学所属企业等等认真地作为技术标准依据,学习研究;中国热量表的系统研发走上了正轨。
1,在此期间,中国科技人员针对当时欧洲热量表在中国使用时存在的局限性,从设计理论到技术都作了适合国情的发展和创新。
按照建设部主管领导根据中国供暖系统现状提出的要求:中国的热量表需要既能测供热量(用于集中供热),也能测供冷量(吸热量,用于集中供冷);既能安装在回水管道上,也能安装在进水管道上;此外,要求施工方便,价格利于推广。当时欧洲热量表只测量供热量,不能直接用于测量供冷(吸热量);或者测量时要重新设置,或者分别由两只不同的表完成;而且欧洲的热量表规定必须安装在回水管道上;此外,当然还有价格昂贵的问题,1998年以前,一只进口热量表的售价高达2000—3000元以上,2000年后才降到1500元左右。
热量表设计中,热量值必须根据热交换系统内,作为热载体的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或比热容)和热焓值进行计算。一个热量表量值的计算精确性,其实取决于对密度和热焓值的分度和取值的精细程度。欧洲的热量表是采用所谓热系数K来计算热量值的。热系数K在《欧洲标准EN-1434-1》的附录A中进行了分析论述:K系数是可测物理量压力,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的函数;K系数值在热量表的体积流量计安装在进水还是在回水时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温差条件下,也必须确认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因为欧洲的热量表是采用K系数来计算,热量表的安装位置规定在回水管上,就不能改装在进水管上;而且,不能直接同时用于供冷(吸热)量的计量。流量计和测温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水或是回水管上),都被严格的规定。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在1997年开始研究对策和解决办法,提出了直接采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比热焓值和密度(或比容)计算出热量值;从理论上摆脱了热量值计算与流量计和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关系。他们根据国际标准公式和基本参数,推算出了不同温度的热焓值表和不同温度的密度值表,并与欧洲标准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确认了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热量表的积分计算模式设计;实现了可以无需规定流量计是安装在供水管上,还是在回水管上;而且同一只热量表,既可测供热量,又可以测供冷(吸热)量。热焓差法理论上较K系数法更为直接、明确,而且在实用上有其优越性。此后在我国《热量表》相关标准中,都采用了这种方式描述;既与欧洲标准一致,又为中国热量表的产品设计,比欧洲现行产品更为合理、适用,提供了依据。
作为热量表主要部件的配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欧洲产品采用的大多是Pt100或Pt500型铂电阻。1999年,我们认为中国热量表采用Pt1000型铂电阻较为合理,另外作为冷、热计量两用的热量表必须在10℃增加一个温度校准点。当年6月,同时向两个世界知名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专业设计制造公司提出此建议;感谢德国JUMO(久茂测量及控制仪表公司)公司,他们更具有远见卓识,很快设计制造出符合要求的、Pt1000型配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流偏置下,信号电压增加了2-10倍,而相同电缆的导线电阻可能引起的误差,减小到0.1%至0.2%以下。;换句话说:采用Pt1000不仅提高了热量表的精度,还为热量表的安装(供、回水管道相距较远时),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而且,这样的Pt1000型配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可以在4℃到90℃的范围上使用,满足冷、热计量两用热量表的精度要求。德国JUMO公司(大连分公司)为中国热量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9年4月,江苏环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采用热焓差法计算热量值的“LRDB—A型冷热量度表”,通过了建设部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同一块表,冷热两用,直接计存热焓值和质量流量值进行积分的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在此期间,中国产生了第一批勇于创新;专门研制、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
2000年二月十八日,建设部发布了“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了“鼓励发展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和“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吹响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号角;促进了中国热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已超过了63家(2002年6月不完全统计)。地区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深圳等16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北京,天津、山东三地超过了32家,约占总数的50%;这些企业中与国外的热量表专业公司合资、合作或作为经营代理的大约有15家,大约占总数的24%,中国的热表生产企业大部分是民办中小企业,大约占70%。
在此期间,以热量表为主要产品,投资规模最大的是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他们开发生产的航发捷德热计量表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军转民项目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重点发展民品项目。在这几年,据不完全的统计,开发生产、销售并应用的热量表累计超过5000套的国产热量表生产企业有: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环能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延吉耐世康仪表有限公司,等。山东省德鲁计量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德国荷德鲁美特公司热量表产品的中国总代理;,他们致力于引进和推广欧洲先进的热计量技术,带动国内同行业发展;并发展为与荷德鲁美特公司合作的国内第一家从事于热量表生产的合资公司。中国国产热量表的价格也做到了大概是当时进口表价格的1/2至2/3左右。
中国的热量表企业针对中国特殊情况的要求,在热量表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和创新。如;江苏连云港连利水表有限公司开始了无磁热水表的设计和试制。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韦根传感器采集流量信号远传的流量计制成了样机。杭州奔腾电子有限公司选用了“可折卸式切向叶轮流量传感器”来适应水质差的供暖系统。唐山汇中威顿仪表有限公司在原有大口径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技术基础上,开始进一步研发户用超声波流量计。在将热量表用于中央空调计量方面,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方多个省份应用实践;在计费和节能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反应。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进行了一些更大胆的探索:包括同时具备计量与可控关断功能的电池供电IC卡热量表,还有力图防止人为干扰破坏的一体化热量表等等(鉴于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需要慎重考虑的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笔者至今持审慎的观点)。中国热量表企业为解决适应国情而表现出的技术创造性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3,在此期间,中国建立起一系列热量表的技术标准。
2000年,在建设部的主持下,《热量表》标准在我国首次制定。标准制定过程结合了我国热量表研制、生产、使用的情况,参照了欧洲热量表标准(EN1434)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R75号国际建议(OIML-75)。当时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几乎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参加了编制或讨论;西门子楼宇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丹佛斯公司的专家参加了起草,编写工作;整个编制工作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欧洲热量表相关技术的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的研讨过程;对国内开发、生产热量表的企业单位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的作用。
继建设部2001年2月5日发布、6月1日起实施《热量表》标准(CJ128-2000)之后;2001年12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并规定2002年3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国家标准和规程,都是以当时最新的国际标准为参考和依据的。中国的热量表生产企业,都必须面对,并经受国家技术标准的考验。与此同时,原来一些技术条件差的中小民办企业,也纷纷主动寻求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合作,提高自己热量表产品的技术水平。
至此,中国的热量表从法制概念上,建立了关于生产标准和检定系统,质量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体系;热量表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有章可循的国家技术标准开发生产热量表。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二、第二个五年(2003-2007)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
1,建设部等八个部委签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给中国热量表企业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和挑战
2003年7月24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委印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遍及全国15个省、区的47个城市,在集中采暖的新建居住建筑系统中,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按热量计量收费的系统试验工作。中国的热计量仪表产业出现一个既存在潜在的市场,又面临严格的质量考验的新局面。
在八部委关于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前,许多热量表生产企业曾经期盼过,认为一旦开始“国家级”的试点工作,热量表的销售会形成高潮。事实上,全国试点工作的运行和初步总结,发现我们国产的热量表存在相当多的技术问题,市场无情地“缩手缩脚”。从逐步认识到众所周知:我国的供热基础设施条件,存在着水质差,杂质多,管道系统停运时空置,造成氧化,锈蚀等等问题;工作条件比欧洲国家恶劣得多。在中国使用的热量表,必须面对,而且要设法适应这一现实。但是,国产热量表都还没有经历多年实用的考验;对生产者来说,都还未能积累必要的、来自使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研发时认为合格,使用中发现了问题,售后服务的费用之高大大出乎予料,致使“急功”而未能“近利”,得不偿失;这方面的教训不少。不可否认,国产热量表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与进口表比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中国供热计量改革既然是处于试验试点阶段,地区和规模只能是逐渐扩大。而且,国家关于供热计量收费的系统配套的政策,和如何具体贯彻实施的条例尚未下达。此外,对热量表计量技术及系统如何配套使用,还未能普遍的了解认识。购买热量表的“大户头”们尚在犹豫和等待。热量表的“高潮时期”,只可能在三年至五年之后才可能会到来。
此阶段中国生产、经营热量表的企业曾超过了100家,甚至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型企业,包括吴忠、华立、正泰等仪表集团公司,也曾不同程度的直接进入、积极关注或参与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但几乎所有的热表企业领导,都处于焦虑之中—因为市场未能达到予期的那样大,付出的投资长期未能收回,或者还不能不考虑:售后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做出的产品能否经受长期的考验?改进发展所需的投资如何筹措?----。以热量表为唯一产品的企业更压力沉重,甚至已有“骑虎难下”的感觉。为数不少的新企业浅尝辄止,老企业黯然退出了热量表这一领域。
与此同时,欧洲有关专业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热量表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宣传、销售、合作生产热量表及其部件的外国公司,达到17家以上。丹麦卡姆鲁普公司率先将超声波流量计用于户用热量表,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超声波热量表领域里有着超过20年生产经验的德国兰吉尔公司,专门开发设计了适用于中国的新一代超声波热量表,大量、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显然,中国热量表企业经历着成长中的严酷的考验。尽管如此,许多优秀的中国热量表企业,仍旧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未停止发展的步伐。
2,中国热量表企业在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
发展关键技术,提高质检水平。中国热量表被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在流量计上。回顾历史:从欧洲开始进入中国的热量表,流量计几乎都是机械式的,而且大多数用干簧管做传感器。曾几何时,已经经历了:单流表、多流表的流量特性改善;霍尔效应等电子器件替代干簧管;可取出清洗的表芯;无磁流量计;然后是卡姆鲁普的超声波户用表;兰吉尔的改进了的超声波户用表……。一系列适应中国供热系统要求的改进几乎都是外国公司先提出了方案,实施了研发,形成了产品,走在了前面。而国产热量表在流量计等方面仍然还是薄弱的环节。同在此时,已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研发户用超声波热量表的唐山汇中仪表有限公司加快了步伐;威海市天罡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敢于迎难而上,几乎是从零开始,认真投入了自主研发超声波流量计热量表的行列,并在此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热量表企业认识到:热量表检定系统—包括设备硬件和检定方法程序设计软件,是否科学、完备;检定操作技术人员按照检定规程运作,是否认真、负责;将反应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程度,也必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徐州润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华惠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认真研究、设计,制造了较高精度的热量表检定检测试验装置,检验及确保热量表产品符合标准。这些装置不仅自己使用;有的形成产品提供其它生产热量表企业作为出场检定设备;进而承担了一些省、市负责质量技术监督的院所部门热量表检定装置的设计、研制任务。
了解供热系统,增强服务观念。中国的热量表企业绝大部分“出身”于水、电器或仪表行业。由于不了解采暖供热系统和相关技术,一些公司在热量表设计试制时就走了弯路,损失巨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此期间,另一些对中国供热采暖系统比较了解或有自己暖通专家的企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和效益。北京德宝豪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某市的热计量收费工程中,针对经调研了解到的采暖系统实况,采取了可行的改善系统水质措施和选择适应的热量表综合处理的技术;同时,从热力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提供了为热力公司配套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实施效果是:政府支持肯定,用户拥护欢迎,业务扩展到周围县市,公司当然取得了好的效益。经验已经证明:热量表的企业同时熟悉供热行业,懂得暖通知识,才更能够适应宏观的热计量改革政策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才可能有更大发展的机会。
加大投资规模,扩展业务范围。早期的中国的热量表企业,有的仅仅是以百十万或几百万元的初期投资进入这一领域的,并且许多是只生产热量表的“制造厂”。而欧洲企业从早一开始进入中国,就不是单一的热量表制造公司。众所周知的丹佛斯,西门子,斯伦贝谢等等,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都还包括或涉及了供热系统、楼宇设计、节能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等等广泛的相关领域;是能设计,制造全套供热系统设备,以致可以承担整个建筑从现代智能化设计到全部技术设备配套提供的综合科技公司。实践证明:中国的热量表企业要向供热的专家学习,向相关的行业系统学习,向外国的公司学习;必须丰富自己的专业系统的和外围的有关知识,明智和有远见的领导自己的企业发展。而且显而易见:没有承担系统配套的供热计量工程的能力;没有年产、销量一万套以上户用表的规模;对热计量仪表企业来说,收回投资、正常发展、取得经济效益,是非常困难的。
3,中国热量表企业既有消退,更有新生;在动荡中继续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热量表企业出现了巨大的动荡和分化,既有消退,也有新生。例如:最早(1999.1—2003.12)在国家经贸委立项、建设部主持的《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供热采暖控制计量收费系统》中承担任务的6个企业单位中,4个先后退出了这一领域;许多曾经是领先、知名的企业,令人遗憾地销声匿迹了。但是,更有一些企业家具有远见卓识,他们知道:中国在能源资源紧缺、“节能”已经成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实施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费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2006-2007年的低潮时期,南京迈拓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抓住历史机遇,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更着力提高了质量技术水平。常州剑湖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秉承“立足高起点、追求快发展”的理念,力求为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北京添瑞祥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秉承有生于无的创新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在2007年重点调整发展战略,成为我国首家自主创新、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超声波流量测量集成电路芯片的企业;同时积极地设计、推广了“供热计量与温控一体化”系统。
这些企业坚持不懈,既有民族新兴产业的奋发图强意识,也有知己知彼的明智和放眼世界的胸怀;他们认真、负责地继续承担起中国热改的历史责任。也为此后自己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个五年(2008-2012)期间,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
1,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促成了中国热量表历史上第一个市场高潮
此期间伊始,2008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颁布施行。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至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被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仅仅在两个月后,2008年6月10日,住建部依据此法制定的《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发布施行。其“总则—第六条”规定:“新建建筑和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必须按照规定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实行按用热量收费的制度。”并在“第五章监督管理与处罚”中强调指出: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供热单位都在内,凡不执行上述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予以处罚”或“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此管理办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收费的责任主体,应该按照供热计量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供热计量工作”。至此,所有相关方面,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成为中国供热计量改革积极参与的有生力量。
在此期间,2009年7月,住建部制定发布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2010年2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随后2010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供热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省市积极响应,纷纷出台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的地方政策法规。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2010、2011、2012连续三年在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及时总结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强调认清形势、提出具体要求。这一切,成为推动形成中国热量表企业历史上第一个市场高潮的巨大力量。
在此期间,热量表作为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计量收费的关键设备,迅速膨胀式地进入市场。2010年,中国的供热计量仪表企业迎来了发展史上空前巨大的市场高峰,全国销售的热量表从此前的几十万套;一跃超过250万套;2011年,中国生产和销售热量表超过300万套。
2,中国热量表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此期间,突出的特点是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基础优良的大、中型企业,进入热计量仪表这一产业。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重庆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将现代先进的工业自动化仪表的高技术起点、高性能要求、高精度加工、高水平管理应用于供热计量产品;创新设计制造了全直通式、W反射型超声波流量计,和包括软、硬件全套的热量表和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他们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很快跃居到了行业的前列。北京海林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有清晰的理念:供热计量改革的目的是节能;只有从热源、管网、室内建筑整体进行控制,才能实现整个采暖系统的节能。他们投入巨资、倾力研发了《供热采暖计费节能控制系统》;在中国热量表企业中,率先迈开了从供热系统计量控制综合管理,向“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发展的步伐。北京鸿豪兴达仪表有限公司在最早(1999年)参加《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供热采暖控制计量收费系统》中承担任务的6个单位之—中国兵器部208所的基础上,高起点、大跨步地,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为后盾,以军工品质为质量保证;成为中国热量表行业的有生力量。还有例如:水表行业著名的上市公司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能表及系统行业先行者的上市公司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出口水表到研发热量表的宁波甬港仪表有限公司;同时拥有热量表和智能恒温阀技术的合肥瑞纳表计有限公司;注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山东智方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勇于开拓、善于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水平的北京宏伟超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等。他们的加入给中国的热量表行业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力量。
在此期间,中国的许多热量表企业把热量表的技术改进作为发展的着眼点。2010-2012年,大约有50家热计量仪表企业申报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和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指南项目;其中大部分围绕在超声波流量计的结构改进;主要集中在“减压损”,“防堵塞”、“减涡流”和“防结垢”,以适应国内较差供热水质。威海震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了改变传统超声波流量计结构的无反射板、全直通超声波热量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唐山汇中仪表有限公司在流量传感器测量管段设计了束流板联为一体的片状不锈钢反射器,可减少紊流,减小压损,并降低始动流量。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率先引进国外先进设计,将流量传感器的超声波反射器改为立柱式结构,减小了压损。西安旌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流量传感器管道两侧增加了“分水片”,减少了涡流(紊流)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威海米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特别在流量传感器测量管段的反射镜支架周围设计了扩大管段内径的整流腔,同时将反射镜支架设计成为流线型柱状曲面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压损,有很好的防堵塞功能。这种设计后来被其他多家企业选用。
在此期间,中国的热量表企业数量又迅速膨胀,达到了200家以上。其中包括了并不具备必要的技术基础条件,仅只是把别家的产品拿来贴牌就作为自己产品的一些公司。还有采用其它并不成熟,但似乎投资少而见效快的热计量方式,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一批新的企业。企业素质鱼龙混杂,也成为此期间的特点之一。
3,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
在此期间,2010年中国的供热计量仪表企业迎来了发展史上空前巨大的市场高峰;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理想的继续增涨,而是放缓了前进的步伐。热量表企业面临大发展提出的大批量、高质量、新技术的要求,不适应性表现在:一方面:在市场需求突然迅速膨胀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其产品当然遭到诟病和抵制。另一方面:对政策刚刚明确规定的,作为改革实施主体的供热公司提出的需求,还没有发展相应的系统配套的技术。客观上为其它热计量方式大举进入提供了机会。即使是一些已有多年经验的热量表企业,也曾感到一种被动而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热量表产品质量保证的问题:就生产而言,热量表企业近两年绝大部分的研究重点在流量计的基表机械结构(包括反射器和测量管段)设计,而普遍忽视了超声波换能器结构、性能、和实用技术的研究。有的企业对所采购的超声波换能器,拿来就用;甚至对主要技术参数都缺乏必要的了解。需要指出:目前在中国还没有能达到进口产品水平的、稳定、批量生产的超声波换能器产品。就质保检定系统而言,众所周知:热量表的质量控制应体现在出厂检验系统设备上,而目前中国热量表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真正能确保其产品达到国家技术标准的出场检定装置,尤其是十分重要的耐久性试验设备。
关于在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收费的责任主体的情况下,热量表企业需要培养和提高“服务”意识的问题:中国热量表企业只有当好供热单位的配角才有发展市场的机会;而供热系统许多技术对热量表企业是陌生的。显然,热量表企业需要研究相关的暖通技术,认真地向供热企业、暖通专家请教,需要有培养自己的暖通、供热技术人才。
关于其它热计量方式竞争的问题:尽管欧洲热计量收费改革四十年的经验,和作为建设部政策法规的《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在正文“分户热计量”中的规定,都已指明:目前科学、成熟的供热计量技术路线还只是包括户用热量表和热分配计法。但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包括“通断时间面积法”等一些方式,尽管已经发现一些在系统设计和实施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因为具有便于控制收费管理的优点;能够至少在一段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热量表企业需要做出对应的发展和改进,例如:已经有一些热量表企业设计了计量收费和控制管理功能组合起来的成套仪表装置,既科学合理,又利于被供热公司采纳。
4,中国供热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热量计量、供热控制、热费收缴、和能效管理”全套功能的智能化、网络化系统。中国热量表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节能技术服务工程公司。
我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效和进行供热改革仍然是重要的政策目标。供热计量和基于热耗收费是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我们研究中国供热计量系统的发展趋势的指导思想是:供热计量改革是落实建筑节能任务的重点;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必须服务于“节能”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特别需要的是:能被供热单位认可(或密切合作的),能承接全套供热计量工程,具备从系统设计到提供全部配套相关产品、技术管理、维护服务等综合能力的公司。近几年来,已有一批热量表企业不断扩大了业务范围,从只生产热量表,到提供设计方案,到实施热计量系统改造,到网络数据采集、处理、监控,以至收费管理。这样的公司不仅能生产包括热量表在内的热计量工程所需的全套仪表配件装置,尤其能与供热公司密切合作,提供包括:进行科学合理的热量计量,实时反馈用热管理信息、协调供热控制,和有效实施热费收缴;提供全系统功能所需的软、硬件产品。这样的供热计量系统技术工程公司应该是当前热计量仪表企业的发展方向。
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能源服务公司与客户(包括热力公司和热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客户提供能耗的计量控制、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全套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大大降低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相关各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我国政府鼓励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可以充分利用的优惠政策。中国现有200多家企业号称能生产热量表。真正年产能力50万套以上热量表的企业不到20家。有理由相信:今后若干年里,一半以上的热量表生产企业,将在质量竞争中被淘汰。而那些有战略投资规划,有专业技术素质,有创新发展能力的供热计量系统技术工程公司;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向能源服务公司发展,将成为中国热计量改革事业的支柱。
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在十五年的艰苦奋斗的历程中,为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事业做出了贡献。中国供热计量改革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推开,至2011年,北方采暖地区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5.36亿平方米;新竣工建筑中72%安装了分户计量装置。
中国的热计量改革有最迫切的客观需求,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巨大的市场潜力,最勤奋的科技人才,还有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雄厚实力的企业家们。作为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供热计量改革必定会像欧洲一样,在发展中取得成功;中国的热量表企业必将为中国以至世界的节能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