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浏览次数:425
    内容提要 
    重视和抓好节能减排,体现了“好”与“快”的辩证统一,蕴含着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陕西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总的看是机遇大于挑战。应把节能减排作为施政理念、发展模式、硬性指标,并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但高耗能行业增速总体仍然偏快。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陕西省是能源资源大省,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贯穿于建设西部强省的全过程。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意义 

    重视和抓好节能减排,体现了“好”与“快”的辩证统一,蕴含着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 
    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从实际出发把握节能减排的挑战与机遇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审视,陕西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总的看是机遇大于挑战。 
    能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加速发展,决定了节能减排的艰巨性。作为能源资源大省,陕西拥有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42万亿元,特别是陕北地区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快速发展的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在大开发的情况下做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陕西又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的200户耗能大户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80%和全省总能耗的49%,而且这些企业多数又是排污大户,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企业还有着扩张冲动,节能减排的成果还不巩固。这些都决定了陕西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脆弱的生态基础和局部恶化的生态环境,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陕西的一个基本特征。以水资源为例:陕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70%集中在汛期、70%分布在陕南。更令人担忧的是,水质污染严重,特别是渭河以占全省16%的水量接纳了全省80%的污水,干流河段常流量基本丧失使用功能。从对全国的影响看,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出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直接关乎黄河中下游的安澜;秦岭作为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其生态屏障地位对我国气候稳定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汉江、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水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因此,抓好陕西的节能减排,不仅关乎陕西自身发展,而且关乎全国大局。 
    立足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机遇。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结构,陕西的诸多优势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是科教优势。陕西科教实力雄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我们必须发挥这一优势,做大做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低耗能、无污染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人文优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拥有举世瞩目的人文资源。按照基础在文物、关键在文化、扩展在旅游的思路,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和特色品牌,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就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构建起文物、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格局。三是区位优势。陕西地理位置居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辐射作用明显,为培育壮大会展、物流、金融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机遇。四是产业优势。陕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的特点。通过研发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改造并向上下游延伸,实施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就能够在结构调整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 

    以有效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种施政理念。节能减排作为科学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施政理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发展成效是衡量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标准,节能减排成效也是衡量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标准;对于一个地方来讲,经济上不去是落后,经济增长快而能耗和污染排放下不来同样是落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在进行项目策划、论证、建设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在实施统计、监测、考核、评优时,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先考虑的指标之一。 
    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目前,陕西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我们必须在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节能减排要求,着力构建新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在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和陕南突破发展的进程中,自觉地把节能减排作为区域产业选择的基本要求。关中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决淘汰“五小”企业,严禁新上水泥等高耗能项目;陕南要依托自然资源,让绿色产业从起步之初就建立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之上;陕北继续坚持“三个转化”(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方针,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强引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由目前的“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节能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形态,逐步形成节能减排型的产业格局。 
    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一是依法明确目标任务。到“十一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约束性指标,必须确保如期完成。为此,陕西已把这两个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行业,并将定期公布任务的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省政府还直接与200家耗能大户企业签订了节能减排责任书,对没有如期完成任务的企业公开通报、限期整改。二是集中治理重点领域。切实抓好渭河综合治理和汉江丹江流域、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韩城龙门地区的环境保护等具有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并力争尽快取得突破。为尽快改变渭河劣五类水质,2006年已经关闭了该流域56家造纸厂,今后还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并由省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5亿元资金,全面启动流域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必须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形成崇尚节约、重视环保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各级政府机关要走在前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表率。把教育引导与利益调节、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使自觉节能减排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 (作者为陕西省省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