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供热改革的复杂性,我国供热管理部门所能获取的基层供热计量改革信息范围窄,且不够具体。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基层数据的快速上传、实时共享,让供热计量改革政策制定者获得更贴近实际的数据信息。
1建立供热计量信息系统的目的
1.1建立针对供热行业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
供热计量改革内容涉及的部门较多:供热、建筑节能、价格制定、质量监督等,需要政府进行统一安排、协调。政府推动供热计量改革的决心、工作方法,是供热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针对各地级市、各省供热主管部门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建立供热计量信息系统,可以掌握各地供热计量实时数据,作为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
1.2制定供热计量价格
供热行业是市政公用行业,它既要在采暖季保证供热质量,维持不间断的运行,达到消费者的满意,还要代政府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国家对集中供热价格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掌握供热成本是制定供热价格的基础,建立供热计量信息系统,做到实时掌握供热企业主要能源消耗,消除市政公用行业所普遍存在的信息上的不对称,成为供热成本消耗的最直接体现,为科学制定供热价格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3促进供热行业节能减排
根据《节约能源法》“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在供热行业中,以每年每平米消耗25公斤标煤计算,年消耗一万吨标煤的供热企业所供供热面积为40万。供热面积等于或高于40万平方米的供热企业在供热行业大量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供热行业的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监管机制,促进全行业实现科学发展。
由于供热行业属市政公用行业,存在着信息上的不对称,且难以通过市场手段降低供热企业成本,供热行业的管理部门对供热企业的能耗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个采暖季我国为供热究竟消耗了多少燃料;其中居民采暖使用了多少;热源、管网损耗了多少;有哪些节能潜力;节能的量是多少,这些都必须依靠建立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1.4完善行业监管
供热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具有基础性、地域垄断性、公益性等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如何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加大行业竞争,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一直是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方向。改革的难点主要是,市政公用行业存在的信息上的不对称,其他资本对供热行业的经营状况没有清晰的概念和预期。建立供热计量信息系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供热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消除信息上的不对称,提高经营水平,吸引外来资本,促进供热行业的竞争。
国外一些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段加强市政公用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竞争。
2现有数据来源分析
2.1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是反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在每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与供热计量有关的数据有:
1、年末实有住宅建筑面积
该项栏目列明了上一年度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住宅建筑面积,可用于计算各省的集中供热率、计量收费面积比例等(见图1)。在2009年以往的年鉴中均有此条目,在2009年出版统计年鉴中,则此条目不再出现。该项数据只统计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具体到各地级市的数据情况。
2、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情况
从该栏目中我们可以获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供热能力、供热总量、管道长度和供热面积。所给出的数据只能得出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规模、速度等。
我国的统计年鉴是按照我国经济行业分类设计的。“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情况”该项数据就是体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热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而供热行业与开展供热计量工作还存在着不同,供热计量改革需要掌握的数据分布的门类较广,比如需要掌握某个城市或某个供热企业的各类型节能建筑的数量来估计该城市或该供热企业供热耗热量指标。
2.2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
截止至2009年,《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已试行两年。对于获得供热计量和能耗的信息而言,该项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供热计量和能耗的信息统计不全面
该项制度侧重点在民用建筑的能耗情况,虽然也包括了民用建筑供热能耗的统计,但与集中供热能耗情况有关的指标还应包括热源效率和管网效率等更侧重于供热行业的统计指标没有涵盖,无法实现对供热行业的有效监管和考核。
2、缺乏对政府考核所需的信息
供热计量改革涉及内容较多,除去供热能耗情况外,还包括供热计量政策,如供热计量价格政策等。对于这些关键性信息,无法从该项统计报表制度中获得。
3、没有将供热计量与建筑做较好的整合
供热与建筑密不可分,在统计供热计量信息时,需要将供热与建筑做有机的融合。
例如:某供热企业,其无法决定所供建筑能耗的能耗水平,但各个建筑的能耗水平却又直接与其耗能量相关。如果没有该供热企业所供建筑的节能情况,则无法考核供热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2.3不定期的材料上报
除了以上定期的信息获取方式外,供热的主管部门还可通过其他的不定期的方式获得各地供热计量的情况,如:
1、会议汇报材料
通过此种方式获得的供热计量信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的数据不全面、不规范。
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供热计量理解不同,汇报材料差别较大,进行复核、查询的工作量较大。二是未形成制度化。由于会议时间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地区准备材料的时间不充分,也导致了汇报材料的不完整规范。
2、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
为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近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组织对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但此项检查的范围有限,大部分地级市仍采取函调形式。
3、以调研方式获得信息
该种方式主要通过函调、实地调研,获得各地供热计量改革情况,但此种方式范围有限,且未形成制度化。
3供热计量信息系统的建立
供热计量信息系统获得渠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供热计量主管部门;二是重点供热企业。重点供热企业的确定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或各省市另行确定。由于针对对象不同,填报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各类信息汇总并相互校验,形成对整个供热行业的整体把握(如图1)。
3.1建筑物基本情况
1、民用建筑规模
民用建筑规模主要是指,某地区民用建筑的面积情况。我国的建筑物按使用类型分,可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此处仅指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数据,一方面是城镇中已有或在建的建筑物的面积;另一方面是实行了集中供热的建筑物的面积,用以考核该地区集中供热率等。
2、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由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热耗不同,热价不同,因此需要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面积进行分别统计。在其中又可分为实行集中供热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数量。
3、建筑物节能情况
针对居住建筑的节能情况进行统计,不同阶段建设的节能建筑,其能耗水平不同,因此如要科学掌握供热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只有掌握各类建筑能耗水平,才能考核供热企业能源效率,必须获得其所供建筑物的一步节能建筑、二步节能建筑、三步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的面积。
4、供热计量情况
分户热量计量和温度控制手段是实现供热计量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存在多种供热计量方法,还没有哪一种方法获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因此有必要将汇总各地供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了解其使用情况,为选择更为可靠、科学的供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打下基础。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面积是考核供热计量改革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需要将此数据纳入信息系统中。
3.2供热企业情况
1、原料消耗情况
供热企业主要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燃煤、水、电的消耗是供热企业主要的可变成本支出。
在考核供热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制定供热价格时,了解供热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尽管供热企业的成本支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但是这三种物品是其主要支出。只要掌握这三种主要能耗,供热企业的可变成本就可基本确定。
2、购热情况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企业用于销售的“热”的来源主要依靠两种方法,一是依靠锅炉设备产热;二是通过向热电厂购热。因此在了解企业燃料消耗的同时,也必须了解企业购热情况,用以了解供热企业成本情况。
3、管网情况
管网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率。我国管网效率情况差距较大,一些新建设的管网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效率较高,而一些老旧管网跑冒滴漏严重,管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因此有必要了解供热管网情况。
3.3政策规划情况
1、热价政策
集中供热价格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原则,科学制定热价是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关键。需要了解政府制定的价格政策包括,面积热价、基本热价、计量热价,热费收取政策等。
2、供热发展规划
供热规划是一个地区集中供热发展的总体计划。对于国家制定供热管理政策、能源政策、推进供热计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补贴政策
各地政府给予供热企业的政策性补贴情况,用以考核供热企业成本消耗和经营管理情况。
4、监管政策
各地政府如何对供热企业进行监管。包括省级、地市级对于供热行业的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要求等。
结论
供热行业涉及领域、行业较多。掌握各地供热计量信息是推动供热计量改革的重要一环。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信息的快速传递,实时监控提供了有效手段,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也应紧跟生产力的变化,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科学、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林泽郝斌戚仁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3]《中国统计年鉴2009》
[4]德国供热计量手册(原著第6版):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5]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建科[2010]31号)
[6]关于2009年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的通报(建科[2010]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