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在集中供热多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多热源环形网的供热格局,这一格局对于热源或管网在事故工况下的互补供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起到了作用。然而由于在多热源环形网的并网运行上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际运行中只能通过在主干管上设置阀门,各热源分片割裂独立运行,环形管网也用阀门割裂,“环状管网,枝状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多热源环形网在负荷匹配方面的灵活性,不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本文针对这一集中供热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在设计和运行调度上进行了研究,目前该供热系统已经按这一运行模式成功投入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概述
某市集中供热系统共有东热电厂、西热电厂、南热电厂、北热源厂、南热源厂五个热源,基本供热格局如图1所示。
图1中,粗线条的分割线为2010年典型工况下各热源供热范围的分界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南热电厂和南热源厂形成了联网运行格局外,其余西热电厂、东热电厂和北热源厂的供热范围虽有联络管线进行连接,但在供热范围分割点处均由隔断阀分离开。由于割裂运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环形网的输配能力,更不能有效发挥和匹配各热源的供热能力,导致该供热系统无法应对供热负荷不断发展的要求,而且大大降低了供热的效率,造成供热成本居高不下。
基于以上考虑,通过多热源联网系统打破现有供热格局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已有热源的供热能力,将是保证供热负荷发展的可行的、也是较为经济的一种方式。
2.多热源联网的系统设计
2.1热源基本情况
该供热系统现有两类热源,一类为热电联产的热源,一类为热水锅炉房的热源;热电联产的热源包括西热电厂、东热电厂和南热电厂,锅炉房的热源包括北热源厂和南热源厂。
1)西热电厂:主力热电机组为50MW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2台,其余为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2台、12MW单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3台;
2)东热电厂:12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12MW单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25MW单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
3)南热电厂:125万kW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2台。考虑到南热电厂与市区主要热负荷区域高差较大,南热电厂的蒸汽可以在厂内首站换热后供出,也可通过DN800的蒸汽管道输送至南热电厂供热首站供出,首站位置如图1所示。受限于抽汽压力,输送至首站的蒸汽量最大约为300吨/时;
4)北热源厂、南热源厂:均为35MW高温热水锅炉各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