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由青岛市供热协会主持研发的“智能温差法热计量分摊系统”,完善了热计量系统的不足,破解了热计量运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经运行已获得成功。在技术路线上有显著的突破,是热计量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6月6日,在“部分省市供热协会行业管理座谈会”上作了介绍,引起与会代表十分关注。
供热计量改革是国家战略决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实行热计量收费,也是集中供热由福利型向市场型转化的重大改革,是供热企业由功能性生产运行向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需求化、人性化管理转变的重大革命,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我国热计量改革已经过了十几个年头,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这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成绩。但仍存有技术路线上的探讨空间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技术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导致供热计量能否顺利推广和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我协会主持研发的“智能温差法热计量分摊系统”,完善了热计量系统的不足,破解了热计量运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经运行已获得成功。该系统数据准确,性能稳定,符合技术要求,在技术路线上有显著的突破,是热计量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这种新的计量方法无需试用,能确保热量分摊正确、公平、合理。这是继“户用热量表法、流量温度法、散热器热分配计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面积法”之后,在实践中创造的“第六种热计量方法”,消除了现有热计量方法的缺陷,突破了热计量技术瓶颈,是目前较为公平、合理、正确的热量分摊方法。经我市供热专家技术评估认为:“该系统计量手段科学、分摊方式合理、控制技术先进,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该方法已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热计量领域的技术空白,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一、系统构成:(见下图)
该系统主要由温度调控器(1)、电动阀(2)、热量表(3)、气温采集器(4)、积算仪(5)、计算机终端(6)等组成。安装位置如下:
用户室内:温度调控器(1),安装在墙上。
楼道或管道井:电动阀(2),安装在各用户采暖管路上。
楼栋:热量表(3),安装在整个楼栋的供热管道上;气温采集器(4),安装在楼栋背阴处的百叶窗护罩内;积算仪(5),安装在楼梯口内。
热力主控室:计算机终端、打印机、服务器(6)等。
二、工作过程:
*温度调控器(1)屏幕可显示:日期、时间、耗热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阀门状态、电池电量等信息;
*温度调控器(1)具有多种控温模式,热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来调控室内温度,如标准模式、休眠模式、时段模式等。
*温度调控器(1)可自动调节安装在供暖管路上的电动阀(2)的开闭大小,达到室温自动控制。
*温度调控器(1)、气温采集器(5)、热量表(4),每10分钟将室内外温度、楼栋耗热量参数传输给积算仪(6)。
*积算仪(6)将收到的各种参数进行综合整理、计算后,将热量表(4)的楼栋时段耗热量按照每个用户不同面积、不同室温及室内外温差分摊给各热用户。
*积算仪(6)每10分钟将数据传输给热力主控室(7),热力主控室(7)也可以随时调用积算仪(6)的数据,实时掌握整个供热区域、楼座、用户的供热情况,并可随时显示、统计、分析、打印、报表等。
三、分摊方法及依据:
*计量模式:楼栋热计量,用户热分摊。
*分摊方法:以“室内外温差”及“供热面积”作为分摊依据。
*控温模式:用户按需所取、自主调温、行为节能、节省热费。
*节能效果:国家节能减排、企业降耗增效、居民舒适省钱。
引入“室外温度”的必要性:
“室内温度”-热用户感知的是室内温度、享受的是室内温度、花钱买的(热量)还是室内温度。供热的水力工况、热力工况如何、建筑物的耗热如何、采暖的效果如何,最终反映的还是室内温度。供热质量、效果考核的目标还是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是热计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
“室外温度”-当建筑物的结构确定后,室外温度是影响和决定室内温度及建筑耗热的唯一因素,没有室外温度就无法计量和计算耗热量,热量分配更无从谈起。
“室内外温差”-建筑物耗热量的多少是由室内外温差所决定的。丢开室内外温差的任何分户热计量方法都是不公平、不合理、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补偿的做法,已经失去了“计量”的意义并且有悖法理!
如果只采用“室内温度”而丢弃了“室外温度”这个最重要的参数,造成分摊系数不对,导致各用户的分摊热量差异过大,不公平、不合理,不利于热计量收费。丢弃“室外温度”的分摊方法,使得“户间传热”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更加突出,客观上人为鼓励了降低室内温度、降低用户舒适度、无形地增加了供热单位的运行成本。2、能真实地、科学地、合理地反映用户分摊热量及热费的结算。仅依据“室内温度”进行热量分摊,表面是“等温度、等费用”,实际是一种假象,并没有做到:“享受多少温度,支付多少热费”。“温差法”是对分摊方法的科学创新及技术提升。
4、控制技术
对室温进行模糊控制和智能判断,对室内采集温度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处理,消除“自然热量”导致的“异常降温”、“异常升温”对热量分摊的影响。如开窗、拆移等不良行为的判断、开空调、吃火锅判断等,达到了热量分摊及热费的公平、合理性。
四、特点及优势:
(一)温差法的社会效益:为热计量收费提供了新的热量分配方法,可积极推进热计量改革,早日结束热计量的试验期,推进热计量收费,确保国家节能减排;企业降耗增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户按需所取、体感舒适、节省热费等三方受益。
(二)温差法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热计量方法多样、产品差异较大,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有些热计量装置成为摆设。已给国家,企业和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智能温差法的推广使用,可消除和避免给日后带来潜在的经济纠纷、隐患及二次改造的重复投资。
(三)温差法的先进性:
1、采用普遍认可的“楼栋热计量,用户热分摊”的热计量方式。
2、分户或分室控温、用户自主控温,时段控温,温控一体化。用户按需所取,自愿消费,提高了体感舒适度,促进行为节能,杜绝了不必要的热量浪费,每个采暖季可平均节省热费20%以上。随时显示所耗热量,不用停热算账,舒舒服服享受、明明白白、心甘情愿消费,透明度高。显示气温,方便出行。
3、破解了困扰国内外热计量领域的“户间传热”和“位置热差”重大技术难题;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温度波动、开窗、吃火锅、打暖风、开空调等自然热量等对热量分摊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热计量方法诸多技术难题,能够保障供热计量分摊的公平、合理、准确。
4、温差法与“建筑耗热的特殊性”及“采暖系统的复杂性”无关,与供热、传热过程无关,应用了衡量耗热的全部热工参数并均为实测所得,计算0误差。无需对分摊热量进行修正、补偿,不存在政策和人为干预及其它不确定因素对热量分摊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享受多少温度,支付多少热费”。这种公平、合理的消费方式,有效保护了供热企业及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供热企业与热用户之间无矛盾和分歧,自主调温、合理消费、公平贸易、和谐相处。
5、供热系统的水力、热力工况、采暖设施、建筑耗热等传热过程不影响用户热量合理分摊,对水力平衡、热力平衡要求不严格,供热企业维护、调节方便,并可节省大量的设备改造投资。
6、由于实测“室外温度”,为热力企业进行热负荷规划、耗热量计算、节能分析、节能运行、节能改造、编制供热及热计量规程、指导生产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且适用范围广,可在任何城市热计量进行使用。
7、适用于散热器、地暖、空调等各类采暖负荷及独立采暖系统和大循环系统,节省大量改造资金,新建及既有建筑改造均适用。
8、由于功能软件做了多种技术储备和故障应急措施,即便是温控器坏了、停电了,也不会中断供热,确保供热运行连续、稳定、安全。
9、同一套装置,两种分摊方法:由热力公司远程操控,可在温度法与温差法间设定和转换,做到一表两用,极大提高装置的运行可靠性。温差法没有行业标准之前,可引用温度法行业标准,不存在国家、企业、百姓是否认可问题,市场推广使用没有政策和技术障碍。
10、该系统从实用性出发,为企业的安装、运行、使用、维护、分析、统计、判断、防作弊等方面采取诸多技术措施;为百姓使用、操作、调控等提供了诸多方便,达到了“四个保证”:保证使用功能、保证使用便捷、保证使用安全、保证使用寿命。
2014年6月6-8日在北京举行的“2014中国供热计量技术、运营、收费研讨会”上,青岛市供热协会张志武会长介绍了一种由该协会主持研发的新型热计量方法“智能温差法热计量分摊系统”引起参会人员的格外关注,有些热表厂家主动找上门来交流技术和洽谈合作,同时得到了供热同行的高度评价。有位资深供热专家这样评价:“温差法是对温度法的纠正和完善,使热量分摊更公平、更合理,是个好方法。
供热计量改革是国家战略决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实行热计量收费,也是集中供热由福利型向市场型转化的重大改革,是供热企业由功能性生产运行向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需求化、人性化管理转变的重大革命,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