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采暖地区,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自2003年全面启动以来,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而这一环节,正倒逼着供热行业上下游进行技术升级。9月14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话题专访了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徐中堂。
中国房地产报:国家搞供热计量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徐中堂:当时的三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热费收不上来,热力公司没办法就以低温供热,老百姓的意见很大。东三省的人大代表连续三年就此提出议案,让国家解决这个问题。2001年,全国人大牵头,组织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在东北搞了个调研。调研组给中央写报告提出,热力公司收费确实困难,欠银行的钱太多,只能低温供热,无法保证老百姓的采暖效果,因此希望国家给予补贴。此外,由于旧建筑的供热系统没法调节,冷热不均,急需实施供热计量改革。2002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批了近三亿元用于供暖补贴,但明示国家往后不再给补贴,要实行供热体制的改革。
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八部委联合发文启动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徐中堂: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原来是福利采暖,单位掏钱,现在要实行市场化运作;第二,暗补变明补,补贴发给老百姓;第三,实施供热计量改革。
中国房地产报: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启动后,当时的建设部就开始抓供热计量,但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供热计量的推进处于停滞的状态,为什么?
徐中堂:2003年建设部抓供热计量,很难推进的原因在于原来的老系统要做热计量是不可能的。因此供热计量真正开始是在2007年,建设部要求新盖住宅要采用一户一环的采暖系统。举个例子,一栋楼6层,每户3个房间,采暖系统是单管串联,这3个房间就是3个系统,6楼的系统要是一关,5楼、4楼、3楼就全变冷了。原来的系统不适应,要改造涉及资金问题。同时,到底哪种计量方式好,在技术路径的确定上,建设部也拿不准。
中国房地产报:这项工作后来是如何推开的?
徐中堂:2007年,我们的系统都能适应供热计量了,部里也推出了供热计量的技术规程,国家也给予了资金补贴,严寒地区每平方米补贴55元、寒冷地区每平方米补贴45元,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至于新建建筑,开发商一开始就必须安装计量表。这样,供热计量就慢慢推开了。
另外,国家也通过法律法规保证供热计量的推广。《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十八条都规定,凡是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都必须实现供热系统的调节与控制,也必须实现室内采暖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这是两个前提,在此基础上,必须实行供热计量。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热计量改革的实施主体,供热企业如何看待这项改革?
徐中堂:刚开始热力公司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实行热计量会影响到它的经济利益。但其实,只要供热系统、室内采暖系统可调节,热力公司不但不会受损失,而且还有利可图。我举个例子,2011~2012年采暖季,北京搞了3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的计量收费,减少了供热量,但增加了1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跟原来的供热量是一样的。这1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有三笔进账收入,热费为每个采暖季30元/平方米,配套建设费分到供热企业最少也是100元/平方米。同时,这15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没有增加管网建设,等于减少了支出。
中国房地产报:在供热计量过程中,供热行业各个链条应该如何适应?
徐中堂:这需要供热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朝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什么需要实行自动化?比如,一个院子有30万平方米,3000户家庭,每家的收入不一样,在家的时间也不一样,用户在不停地调节水量,热力公司的水泵靠人工调节是不可能的,必须靠自动化实现水力平衡。而且,泵必须是变频水泵。此外还要根据室外气候的变化,通过气候补偿器,决定供水温度和供水量。这三个条件,无论电厂、热力站都必须满足。北京有3000多个热力站,都要装自动化设备、变频泵、气候补偿器,这都需要投入。
现在有的热力公司做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所有用户的室温都能反馈到热力公司的中心调度室,那是几十万条信息,必须通过智能化处理,实现水力平衡,并统计用户满意度、计算耗热量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