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频频派发政策礼包,集中供热迎来千亿级市场。分析机构认为,到2017年小锅炉治理改造空间达3500亿元、运营空间达5400亿元,千亿市场空间将被撬动。
东莞作为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工厂对集中供热有着巨大需求,已吸引长和国际、中国电力新能源等上市公司布局东莞集中供热市场。
根据国家规划,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到2017年基本淘汰10t/h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20t/h以下的燃煤锅炉。安信证券初步预计,到2017年小锅炉治理改造空间达3500亿元、运营空间达5400亿元,千亿市场空间将被撬动。
高污染燃料禁令出台
日前,省环保厅会同省发改委、经信委和质监局联合编制了《广东省锅炉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16-2018)(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2016年底前,一般控制区要将城市建成区全部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淘汰禁燃区内75%的高污染燃料锅炉。2017年底前,一般控制区要淘汰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全部高污染燃料锅炉。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力度日益增强,2014 年公布最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后,各地政府部门均提出取缔小锅炉,供热方式也将从分散供热向集中供热方式转变。在去年8月份,广东省发布了锅炉污染整治计划,对进一步在能源结构调整、淘汰燃煤小锅炉政策、集中供热建设、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将推进集中供热并鼓励热电联产替代等。
日前广东新发布的《意见稿》中,对集中供热提出了新的规划,要求重点推进珠三角地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到2017年,全省具备一定规模用热需求的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相应关停供热区域范围内分散供热锅炉,园区内不再新建分散供热锅炉,力争全省集中供热量占供热总规模达到70%以上。
东莞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俊杰表示,“从国家相关部门到地方政府,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小锅炉,给下游客户供热,这为集中供热产业创造了空前的政策机遇。”
集中供热市场发酵
在政策推动下,集中供热市场迎来广阔前景。根据国家规划,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到2017年基本淘汰10t/h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20t/h以下的燃煤锅炉。安信证券初步预计,到2017年小锅炉治理改造空间达3500亿元、运营空间达5400亿元,千亿市场空间将被撬动。
从广东来看,也大有市场潜力可挖。根据省环保厅的数据,目前全省有500多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但园区集中供热发展滞后,仅有14个园区的部分区域实现了集中供热,集中供热量约占全省总用热量8%。而在新发布的《意见稿》中,到2017年,要求全省集中供热量占供热总规模达到70%以上。可见广东市场大有可为。
据了解,工业用热约占城市热力消费总量的60%左右,仍是热力消费的主要领域。化工、造纸、制药、纺织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过程需要以热为基本的能源。
向俊杰指出,“热电优于传统分散方式,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75%至85%,而热电分产仅有50%能源效率,分散小型锅炉仅有50%~60%。热电耗煤量低,环保优势突出,企业选择集中供热,可节省综合成本10%~20%。”
上市公司觊觎东莞市场
市场广阔的前景,也引来不少上市公司的布局。此前主做地产物业、电影制作的香港上市公司长和国际实业集团就打起了集中供热的新算盘。长和国际前不久以8.82亿港元收购两家从事节能环保业务的项目公司(德晋能源和德晋热力)。
长和国际首席运营总监林广树表示,“工业集中供热领域前景广阔,东莞市作为全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工厂对集中供热有着巨大需求。长和国际瞄准广东省东莞地区的工业用热需求,通过收购环保供热项目,正式进军环保产业。”
据了解,德晋能源和德晋热力分别向虎门镇及长安镇若干地区的工业客户配送蒸汽及热水。长和国际的虎门项目计划建设约4.6万米长的蒸汽输送管道,蒸汽年产能约为230万吨,项目总投资额估计为6亿元,已完成一期供汽管网建设。长安项目公司拟建设约4.2万米蒸汽输送管道,蒸汽年产能约为420万吨,项目总投资额约12亿元。
长和国际透露,“集中供热的热源来自沙角电厂,公司已与沙角电厂签订了供热协议。”
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集中供热市场还吸引了其他上市公司进入。几年前,东莞东城东兴热电有限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后更名为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随着东莞热电扩建工程即将完成,东莞中电总装机规模将达128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供热量约415万GJ(吉焦),供热范围将扩大到东城其他区域以及寮步、大岭山、大朗等镇区,可替代小锅炉596台。
在国内集中供热市场,长青集团、宁波热电和大连热电等上市公司也展开争夺。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