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新技术助力好政策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4  浏览次数:737
     日前,五部委联合制定的《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已经出台,政策能否转化成成果,关键看能否有效落实。而在有效落实的诸多环节中,新技术毫无疑问会助力增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无疑也是落实热电联产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习近平同志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热电联产管理办法》在第十条、第十一条中均涉及技术领域,鼓励对热电联产机组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回收利用电厂余热,进一步提高供热能力,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提出供热改造要因厂制宜,采用打孔抽气、低真空供热、循环水余热利用等成熟适用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机组改造为背压热电联产机组。鼓励因地制宜利用余热、余压、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燃气等多种形式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鼓励风电、太阳能消纳困难地区探索采用电采暖、储热等技术实施供热。推广应用工业余热供热、热泵供热等先进供热技术。

基层企业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热电联产领域也会产生大量创新技术,并促进供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化,助力《热电联产管理办法》有效落实。例如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新的长输热网技术,运用特殊保温结构和保温施工工艺,可以降低管道散热损失;充分利用地形,合理采用大补偿量补偿器,减少管道管件和管道长度,从而减少管道沿程和局部损失,能量损失仅为常规设计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实现远距离低能耗输送,使得蒸汽输送半径从常规的8公里扩大到40公里以上。达到了热能输送距离长,每公里温降压降小,综合投资比常规设计节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超低负荷运行安全等多重高效指标。

一位供暖工程技术创新的研发组织者称,如果说本报报道过的喷射式高效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是心脏,那么南京苏夏的长输热网技术就是动脉血管,为城市供热供暖整体布局提供了先进优化的技术保障。原先输送蒸汽距离只能达到十公里左右,而城市供暖面积的扩大,蒸汽输送和保温很难满足要求,只能输送高温热水实现换热要求。假如用蒸汽和喷射式热交换装置相结合,则会大大降低建设投资。

新技术的运用,以实践助力《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有效落实,使好政策好办法转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建设成果。  来源: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