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中心 » 行业论文
 
行业论文

供热采暖分户计量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2  浏览次数:976
     1、供热行业的现状

与供水、供电等其它公用事业相比,供热行业因其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及采暖计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至今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全面实施供暖系统分户计量与按表收费。当前供热行业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以前长期实行福利供暖,导致大多数供暖企业采取的是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供热系统热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2)、对于用户而言,由于尚未普遍实施供暖系统分户计量,用户本身不能随意开关供暖设备或调节室内温度,只能被动接受全部供暖服务。因此用户主动节能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足够的节能意识,仍存在很多不良用热习惯。3)、特别是现阶段世界能源价格飙升,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且煤、电、水等价格也不断上涨。作为耗能大户的供热行业,其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0%左右,节能降耗势在必行。4)、实施采暖计量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同时对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现有采暖计量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试点工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供暖计量方案是:热量表方案。由于我国城市集中供暖住宅主要以公寓式集合住宅为主,所以本文只针对集中供暖的公寓式集合住宅进行讨论。

2.1 分户控制是供热计量的前提

供热实行计量收费,这就在用户和供热企业之间建立了合同买卖关系,一个买热,一个卖热,用户可以用热,也可以不用热,不用热时,用户可以关掉阀门,同样,用户不缴热费时,供热单位也可以关掉阀门。为此,必须在供热系统的硬件设施上做到保证,即对用户室内供热系统实现分户控制,“分户控制”是供热计量的前提,是用户和供热企业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硬件保障。

2.2实行分户控制划小“基本供热单元”

传统的供热系统中,往往以一个、或几个楼门口为一个基本供热单元,大多数室内供热系统为垂直单管串联,在这个单元内,楼上、楼下、左右邻居都是这个基本供热单元的组成部分,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供热需求,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家家都在搞装修,而搞装修时又几乎所有用户都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实践证明,这种改造对供热系统造成了极大破坏,甚至出现不但自己家暖气不热,而且别人家暖气也不热,传统的垂直单管串联供热方式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用热需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划小基本供热单元,以每家每户为一个基本供热单元,这样,各用户之间相互独立,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减少相互影响。

2.3 热量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通常认为热量表直接进行热量计量准确性高,其不足在于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差,投资成本高且安装复杂。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于住宅供暖分户计量这种小流量系统并无明显的优越性,并且在小温差时计量误差较大;在实际运行中,热量表的计量准确性、运行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受水质等诸多因素影响显著。众所周知,我国供暖系统水质较差,含杂质较多,长期使用易导致机械式热量表的叶轮堵塞或磨损、超声波式热量表的超声波信号发生畸变,使热量表计量准确性进一步下降,严重时甚至使其损坏。

2.4 采暖计量系统的节能问题

2.4.1 采暖计量的节能问题

推广采暖计量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节能。通常人们会认为有了计量必然会节能,对于水、电等领域确实如此,但在供热采暖领域却不尽然。主要是因为热本身的特殊性和采暖热量输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首先,由于热本身具有传导性、辐射性。当某一用户停止采暖时,会发生户间传热,临室的热量大量进入,经测算该室温仍能达到13~15℃左右〔11〕,临室的耗热量大幅上升。所以整体的耗热量节约很少。只有提高房间保温隔热水平才能减少户间传热量。由于我国的公寓式集合住宅存在复杂的户间传热、公用部位耗热、围护结构散热等多种传热因素,要想准确计量每个用户真正为自己消费了多少热量,通过一块户用热量表显然是计量不清的。目前只能通过对热量表的实测值做相应的补偿、修正、换算、均摊等方法来解决,但非常繁琐,可操作性极差,而且会导致多种热价并存的混乱局面。因此户用热量计量收费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存在困难很大。

另外,集中供热的热量输送要依靠管网系统。对于已经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管网系统,当其局部热负荷变化以后,管网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热源循环泵的流量、各分支的调节器、平衡阀等都会自动调整,其他热力站也会根据所带的负荷自动调整小区内管网的供水温度,甚至用户的散热器温控阀都会自动调整散热器工况,在如此众多自控设备的干预下,热量只能去它应该去的地方,按需供热节能运行的理念才得以实现。但我国的国情还没有能力全面建设如此先进的热网系统,即使用户端的采暖计量在某些时段带来了热量剩余,要把这些剩余的热量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我国现有的管网系统还办不到,自然节能也无从实现。事实上供暖节能应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冒进都不会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节能。

实行分户供热、计量收费,这就意味着用户可自主控制、调节热量的多少,而对一个供热整体而言,各用户、各楼房、各小区又通过供热管网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对各用户、各楼房、各小区进行有效控制,多余的热量就会流到其他用户、其他楼房、其他小区,而不是回到热源,或是只有小部分回到热源,对供热单位而言,只有减少热源的总热量,才是真正的节省热量消耗,降低热量成本。因此,必须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中各热力站(供热小区)、小区内各楼房的有效控制,即整个供热系统中:1、所有热力站要全部是自动控制,2、小区内各楼房前要全部加装自力式调节装置,3系统内所有循环泵要实现调速。保证系统可根据用户的用热需求能够及时调整供热量,实现对热量的有效控制,这是实行分户供热、计量收费的必要保障。

从用户的节约热费的角度分析行为节能也不会给用户带来太多的经济利益。原因是:采暖计量一般都会采用固定热费+可变热费的复合热费形式,其中固定热费的比例在总热费中约占40%-60%左右,即使用户每天10小时歇关闭供暖设备,其节约的热费也仅能达到总额2.4%-7%,与此相伴的是极差的室温舒适性。相信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采用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2.4.3 采暖计量中用户自主调节对采暖舒适性和节能的作用

目前的集中供暖系统采用热量表或其他计量仪表+调节阀门+温控阀的分户计量调节方案虽然投资很大,但也不一定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对室温个性化调节的需求。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的供暖系统设计容量偏低,要进一步提高供暖温度困难较大,必须扩容小区内管网至少10%~20%才能确保用户可以获得超过设计室温1℃~2℃的上调空间〔12〕,但此上调空间仍然太小;如果要保证间歇供暖的室温舒适性则要扩容小区内管网至少25%以上。另外由于我国18℃的供暖标准室温已经较低,舒适性差,所以室温下调的意义更小。可见室温个性化调节所实际带来的舒适性提升并不明显,同时节能效果也很小。只有用户在长时间外出时关闭供暖设备才具有相对很小的节能效果。

3.针对国情自主创新寻求突破

目前采暖计量在试点或实施过程中均遇到巨大困难既是意料之外更是情理之中。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当初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国外已经十分成熟的热量表技术及其它成熟的计量技术照搬到我国也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恰恰困难重重;因为应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采暖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资金能力到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方式、节能意识、个人素质、法制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遭遇重重困难是情理之中的事。

按供暖面积计费方案在我国已采用多年,非常成熟,在这种计费模式中供热部门即承担热源供应的职责又承担室温调控的职责,它保证用户的室温始终不低于18℃,实际上用户获得的服务是一种“室温保证”和“供暖时间保证”。

传统按采暖面积计费方案的优点是:1、采用保证用户室温的供暖模式,降低了用户采暖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安装温控系统;2、对用户的要求也相应降低,即使用户不具备基本调控知识也能在舒适性与节能效果间取得最好平衡;3、有利于节能,供热部门仅提供能满足室温基本舒适程度的热量,不会造成室温过高而导致能源浪费,当然喜欢偏暖室温的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电暖器等其它热源获取更高室温,符合能源梯次利用的原理;4、热费不与热量直接挂钩,使企业经营压力减小,与我国大多数供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相适应。既然按采暖面积计费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及与我国国情充分的适应性,那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绝不能全部否定、完全欧化、从头再来,这不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宗旨。

在深入的分析按采暖面积计费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保证供暖室温”和“保证供暖时间”是现有按采暖面积计费模式的两个要素,在这两个要素确定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按采暖面积计费模式的每平米热价。现有的按采暖面积计费模式之所以不能够实现按表计量,主要是因为“供暖室温”和“供暖时间”都被人为固定了下来,所以用户的热费也就被固定了。

“供暖室温”和“供暖时间”之所以被人为确定,除了当时的社会因素外技术因素也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当年由于电子工业技术落后无法以足够低的成本制造适宜家用的集温度、时间测量与数据存储功能于一身的微型装置。目前既然我们的社会环境需要采暖计量,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设备制造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对按采暖面积计费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采暖计量模式。     来源:中国测控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中心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热点资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