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了解,本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此外有7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总书记习近平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侯云德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颁奖掀起科技成果奖励之高潮。近两日,社会各界大力点赞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聚焦280个国家大奖的背后,是阐述中国科技软实力的又一铁证。
据了解,本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此外有7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回顾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对象,高校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72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21项的77.8%,创历史新高。高校建设持续发力,科研创新不断突破。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校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57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16项的72.7%。
可以发现,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力度稳中有所下降。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目内容依旧占比较大,高校院所作为科研创新的主体组成部分。小编整理了2017年度高校获奖项目,与仪器产业息息相关的如下: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获得进步奖一等奖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牵头完成,浙江大学等参与,蛟龙号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已成为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大国重器。
新时代下,我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更为强大、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在肯定与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层面,发挥着不言而喻的突出作用。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基础研究的硬实力,同样也足以引证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依旧得看到国家科技与世界先进科技的差距所在,继续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同时,需要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我国科技软实力在更多领域可实现“量”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