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建筑居住品质、舒适度、能源利用率和绿色消费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作为能源计量之一的热量表的质量越来越被重视。但由于生产热量表的厂家不一,市面上的热量表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导致质量不一的一部分原因与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相关。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在各种传感器中居首位,约占50%。而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与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同,微小的测量误差会造成很大的结算差距。
近日,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3月9日,京津冀三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同时发布《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校准规范》、《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两项计量技术规范,该规范将于4月9日实施。《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校准规范》旨在规范热量表进出口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规范,保障供热计量贸易公平和数据准确。下一步,北京市质监局将继续本着计量技术规范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原则,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集中京津冀三地的计量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计量技术保障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
由此可见,对于能源计量仪器的规范标准将越来越严格,热量表配对温度传感器的规范,将有利于热量表质量的提升,对供热计量工作的推进有很大帮助。同时温度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减少误差。
生产环节
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波动的,细小的差异都对传感器测量结果产生差异,温度传感器从结构设计开始就要力求减少热传导误差。原有的感温元件制造工艺使用贵金属铂材料较多,温度传感器非常昂贵。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激光喷射薄膜技术代替原有的绕线方式,使得传感器造价大幅下降。但有了可靠的核心感温元件并不能代表生产厂家就能生产出准确、稳定、坚固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外貌相似的导热膏会因质量的差异产生完全不同的测量效果。久茂公司通过自有算法在精确的恒温设备中对传感器进行挑选,使热量表测量温度误差大大降低。
安装环节
在很多场合下,如果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不合理,就会导致所计算和显示出的热量值不准确。应注意以下基本准则:
-
安装不当引入的误差:热电偶不应装在太靠近门和加热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应为保护管直径的8~10倍。
-
绝缘变差而引入的误差:如热电偶绝缘了,保护管和拉线板污垢或盐渣过多致使热电偶极间与炉壁间绝缘不良,在高温下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而且还会引入干扰,由此引起的误差有时可达上百度。
-
热惰性引入的误差:由于热电偶的热惰性使仪表的指示值落后于被测温度的变化, 在进行快速测量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所以应尽可能采用热电极较细、保护管直径较小的热电偶。
-
热阻误差:高温时,如保护管上有一层煤灰,尘埃附在上面,则热阻增加,阻碍热的传导,这时温度示值比被测温度的真值低。因此,应保持热电偶保护管外部的清洁,以减小误差。
温度传感器虽只是热量表组成的一部分,但决定了热量表测量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从生产到安装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符合相关标准,保证误差达到最小,这样才能使热量表的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才能更快的推动供热计量发展的步伐。如果想更多了解热量表质量和对生产企业挑战等相关内容,欢迎来到由《供热计量》举办的“绿色供热大会”(青岛 4月16-19日)!